ID: 24556823

6《芣苢》《插秧歌》联读课件(共4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4444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劳动之歌 回响在历史中的 苯莒———车前草 插秧 自主学习 学习活动一 课前预习基础认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了解相关背景,为欣赏作品做好准 备。 (1) 《恭苣》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 的歌谣。 (2)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 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 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一、探究背景 fú yǐ 茉菅 《诗经 · 周 南》 《诗经》是谁写的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 天,摇着木铎 (duó) 深入民 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 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 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 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 政的参考。 二、文学常识 关于《诗经》 相比文学性,《诗经》更具政治性 西周礼乐制度 礼:西周统治者给人们规定的各种秩序 乐 :影响人们遵守秩序 《诗经》不是诗,而是歌词,只是东周礼崩乐 坏,歌词对应的音乐失传。 文化常识:《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 ( 诗歌总集 ) , 是 中 国 ( 现实主义 )文学的光辉起点。收集了(西周初年) 至 (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现存305篇。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 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 ( 诗 ),或取其整数称( 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 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内 容: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 婚姻、祭祖与宴会,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面, 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 科全书。 《诗经》六艺 内容: 风 表现手法: 赋 文化常识:《诗经》 雅 比 颂 兴 文化常识:《诗经》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有十五国风。160篇 ,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 祈丰年、颂祖德, 一般看作“正声”。105篇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40篇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 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 其特点更鲜明。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歌咏的内容。 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 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大 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 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又作“中兴四大诗 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 学者称其为 “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 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开禧二年 (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 夫,谥号“文节”。 知人:杨万里 诚斋体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 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 派,后摆脱前人束缚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成就。 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借鉴,构思新巧,语言通俗 流 畅 。诚斋体多写自然景色、日常生活,语言 通俗明快、幽默诙谐、风趣活泼。也有不少篇章 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自主学习 诵 学习活动二 诵读作品感受音韵之美 荣 苣fú yǐ 采采苯苣,薄言采之。 采采苄莒,薄言有之。 duō 采采茉苣,薄言掇之。 luō 采采荣莒,薄言捋之 。 jié 采采茉苣,薄言桔之 。 xié 采采苯苣,薄言糊之。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dōu móu 笠是兜 鍪蓑是甲, jia 雨从头上湿到胛。 sha 唤渠朝餐歇半霎 , 低头折腰只不答。 shì zā 秧根未牢莳 未匝 , 照管鹅儿与雏鸭。 读两首诗歌,感受两首诗歌在句式、韵律上的不同之处。 插秧歌 杨万里 ( 采采)苄莒,(薄言)|[ 采 ]之 。 ( 采采)荣菅,(薄言)[有]之。 ( 采采)茉苣,(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