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3425

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290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海南,期中,答案,试卷,政治,考试
  • cover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否可知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意识是否具有能动作用问题的不同回答 2.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 ①物质是运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③物质可以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时至今日,中国铁路路徽仍是难以超越的经典设计。设计者结合对铁路行业的深刻观察,将设计定型为一个圆形的标志,象征铁路的包容性与持续性,而中心的“工”字和“人”字,则象征着铁路工人与人民的紧密联系。该设计不仅视觉上简洁美观,象征意义也极为深刻。这说明艺术创作( ) ①是主观理念与客观实际的结合 ②是主观能动性突破客观条件的表现 ③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④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4月28日,2025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论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共享经验成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材料体现了(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③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经过20多年的持续努力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秉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信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不断积小胜为大胜,是“千万工程”行之有效的做法之一。这一做法启示我们( ) ①质变比量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③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量的飞跃 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人们可以有意识地防范自然灾害,但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中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班味”“city不city”“小孩哥/小孩姐”等网络热词频出,每个热词背后都对应着当下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如中国当代职场结构、城市发展水平或教育环境等。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社会现象和热词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社会现象决定热词,热词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 ③热词对社会现象具有反作用 ④热词随社会现象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中国古代士大夫常怀济世情怀,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共产党传承这份担当,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种人民立场的根本依据在于( )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及社会变革的主力②社会发展的规律由人民的意志直接决定 ③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④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00后”是“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一代。年轻人有自己独特的基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方式,找到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最终会推动社会的变化。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角度看,这种“自我”意识存在的合理性在于( ) ①价值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