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73410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1-2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368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河南省,解析,试题,政治,月月,学期
  • cover
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试题 政治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试卷、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5年是新发展理念提出的第十年,十年来,浙江以实干为笔、大地为卷,绘就动人图景:产业创新澎湃新动能,城乡协调织就共富网,绿色发展滋养生态韵,文化出海传递东方美,民生服务温暖千万家,让发展的答卷满是烟火气与诗意。这表明(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新发展理念决定浙江经济社会发展 ④浙江经济发展需要新发展理念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通过搭载的科学仪器对火星地表成分、环境等进行精准探测,其探测数据进一步印证了“火星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这一论断。这一认知与下列哪些观点截然相反( )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人的机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 ③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④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青海省玛多县尕日塘秦刻石是我国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考古工作者通过高精度信息增强技术、矿物元素分析等手段,结合自然地貌与气候条件研究,不仅确证其秦代属性,还解开了它历经千年风化仍能保存的谜题,为补全秦代历史提供重要实证。由此可知( ) ①刻石作为物质载体,其存在与属性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对刻石的研究表明,人类能突破客观条件认识物质世界 ③刻石的历史价值是客观的,不会因研究手段变化而改变 ④科技手段的运用,实现物质世界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年8月27日,国家数据局在贵阳召开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推广广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试点经验。广州以公共数据运营为突破口,供给218亿条公共数据、征集170余个应用场景,形成覆盖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体系。该试点旨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试点经验是矛盾特殊性的体现,全国推广是特殊性转化为普遍性 ②试点探索突出个性,全国应用强调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从广州试点到全国推广,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④广州试点与全国建设是矛盾双方,推动数据市场建设矛盾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5年6月,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这座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工程,只有在32个巨型沉管管节精准对接、1666米主桥钢箱梁毫米级合龙后,才能形成跨越伶仃洋的完整通道,而任何一段管节偏差,都会延误全线通车。这表明( ) 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B.部分必须放弃自身独立性才能成就整体 C.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D.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状态影响整体 6.保障粮食安全,既要耕耘好18亿亩耕地这块“有形良田”,也要耕耘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坚持增产和减损两手抓,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有效整治粮食“跑冒滴漏”,增加粮食有效供给,减轻粮食供给压力。要耕耘好“两块良田”,需要我们( ) ①看问题要全面,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②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③立足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