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79281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260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单元,12课
  • cover
《苏武传》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重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要 点 疏通字词 通译课文 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一、通假字 1.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2.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3.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4.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5.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6.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7.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8.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9.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通“沾”。通“襟”,衣襟。通“诀”,诀别。 10. 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1. 蹈其背以出血 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12. 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 13. 与武决去 决:通“决”,辞别。 14. 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女:通“汝”你 二、古今异义 1. 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 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 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 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 独有女弟二人。女弟: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 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 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 稍迁至栘中厩监。稍: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9.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0.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1. 此必及我 。及:古义:牵连 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2. 会论虞常。论: 古义:判罪 今义:常作议论 13. 以货物与常。货物: 古义:财物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4. 卧起操持 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三、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   (8)屈节辱命 屈:使……屈身 辱:使……受辱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 :名词做动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