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风采(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学唱、表演几种地方戏曲片段,使学生加深对戏曲艺术的印象,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看、唱、做、比等综合实践活动,体验不同戏曲唱腔的韵味,感受中国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 3.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黄梅戏、豫剧、越剧、评剧继续学习中国戏曲的唱腔、行当等相关知识,感受南方戏曲与北方戏曲的不同特点。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初三下学期的内容,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7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7~9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要适当减少唱歌的数量要求,注意嗓音保护。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难点:学生对戏曲艺术兴趣不够浓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学生学习和了解戏曲的兴趣。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两种戏曲剧种:黄梅戏 、豫剧。 能力:培养学生对黄梅戏、豫剧等戏曲唱腔的感受和剧种风格的分辨能力;了解各种戏曲的音乐形式及相关音乐知识。 情感:感受我国多种戏曲的艺术魅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戏曲艺术,热爱民族文化。 4.1.2学时重点 了解和体会黄梅戏、豫剧的戏曲风格及唱腔特点。。 4.1.3学时难点 体验黄梅戏、豫剧唱腔韵味,感受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流行歌曲《黄梅戏》 1、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黄梅戏) 2、这首歌曲中有那种戏曲元素出现?(黄梅戏) 3、中国除了国粹京剧外还有哪些地方戏曲?(中国共有300多种地方戏曲,比较大的地方戏曲有黄梅戏、豫剧、越剧、评剧,这四种地方戏曲和京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 活动2【讲授】(一)黄梅戏 1、提问:(1)你们知道黄梅戏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天仙配、牛郎织女等) (2)《天仙配》的剧情是怎样的?(戏曲传统经典剧目。故事讲述,董永家贫,父亡,卖身傅员外为奴三年,得资葬父。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最小的七仙女钟情于董永,只身下风,与其结为夫妻。为将董永三年长工改为百日;七仙女邀众姐相助,一夜之间织成绵绢十匹,夫妻双双回转家门。此时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之事,震怒,令其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仙女无奈,忍痛泣别,留下千古憾事。) 2、欣赏《天仙配》选段中的《夫妻双双把家还》 活动3【活动】分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1)黄梅戏的发源地在哪?(安徽) (2)黄梅戏的唱腔特点是怎样的?(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 (3)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有哪些?(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代表人物:严凤英、吴琼、马兰、韩再芬 ) 活动4【讲授】介绍黄梅戏代表人物———严凤英。 严凤英(1930~1968),原名严鸿六,安徽省桐城县罗岭(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女,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 严凤英10岁时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英。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获得广泛赞誉,1954年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 历任安徽安庆市黄梅戏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遭迫害致死,现骨灰安放在安庆市菱湖公园内黄梅阁中,安庆罗岭建有严凤英故居纪念馆,毛泽东为其题写“党的好儿女”。 严凤英的黄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