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98599

直线运动教案 (5)

日期:2024-06-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14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直线,运动,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2直线运动 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知道直线运动、路程,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理解速度概念的形成、定义和公式。 (3)理解路程-时间图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能根据图像计算速度。 (4)学会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并能根据此图像来分析匀速直线运动。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自己动手实验,感受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经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过程,认识“控制变量”这一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明白速度概念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速度的学习,懂得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科学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 (2)通过对速度概念形成过程和路程—时间图像的学习,感悟数学方法对于物理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3)通过对常见物体运动速度的估测和比较,对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一个量化的体验。 2学情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是所有运动中最简单的一种,但它是研究其他各种复杂运动的基础,也是学习本章后续内容———二力平衡、惯性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等的基础之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让初中学生知道直线运动和路程的概念并不十分困难,但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就有一定难度了。这需要通过对演示实验的仔细观察,以及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来体会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进而得出其定义。21·cn·jy·com 对速度知识的学习包含了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四个“第一次”:第一次感受用“理想模型”来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第一次比较规范地运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第一次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第一次运用函数图像来研究物理问题。 对于“速度”的计算公式,初中学生在小学学习数学应用题的时候就已经比较熟悉了。但他们对速度的认识多半还只停留在将生活经验和抽象的算术计算相混合的模糊状态中。初中阶段在速度的教学中,首先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然后说明运动时间和运动路程的对应关系,再利用数学方法对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得出速度的定义。2·1·c·n·j·y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教学难点:频闪照片的解读、速度概念的形成。 4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图片:机械运动从运动路径上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 打点计时器打出两个直线运动有什么区别 甲的快慢改变的,乙的快慢不变,引入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新课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录像片断1:途中跑定格 初步结论1:通过路程多的运动快。 (2)录像片断2:终点线,裁判员报成绩 初步结论2:运动时间短的运动快 结论:运动时间相同,通过路程越多的运动越快;运动路程相同,运动时间越短的,运动越快。 (3)问题:以上两个结论是否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适用 (4)讨论交流:从上海乘飞机到北京用时1.5小时,飞行航程1088公里,从龙阳路乘磁悬浮列车到浦东国际机场用时8分钟,行驶30公里。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吗 计算说明: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 (5)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 一个时间单位可称为单位时间,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该物体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速度= (v=s/t)21教育网 速度的国际单位:米/秒;常用单位:千米/时 速度单位间的换算:1米/秒= = =3.6千米/时 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例题1:在下图中,鸵鸟3秒内跑了57米,袋鼠2秒钟前进了34秒,鸵鸟和袋鼠谁跑得更快些 例题2小车以30米/秒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则1小时这辆小车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 例题3如图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的情形,如果汽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