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507344

包楞调 教学设计 (5)

日期:2025-09-23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104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包楞调,教学设计
  • cover
包楞调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认真欣赏音乐,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的表现手法。 2、通过体验、感受《沂蒙山小调》和《包楞调》,初步体会山东小调的音乐风格。 3、通过体验音乐之美,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歌曲风格,增强学习民族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虽然好动、好奇、好表现,但是对民族民间音乐知之甚少、不感兴趣,所以在教学资源上利用多种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兴趣,并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21·cn·jy·com 3重点难点 了解歌曲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的表现手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感受节奏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节奏吗?在我们生活中节奏无处不在,比如火车行驶的咔嚓声,脉搏的跳动,我们行走的脚步,就连鸟儿的飞翔都带有一定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两种节奏有何不同?21cnjy.com 活动2【讲授】感受、体验《沂蒙山小调》 1、初听《沂蒙山小调》旋律,感受节奏、旋律特点。 2、完整欣赏《沂蒙山小调》 思考:a、这首歌的歌词有何特点? b、歌曲描绘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3、找出歌曲中没有表示实际含义的词—衬词 说说这首歌的衬词有没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4、复听歌曲,说说衬词的作用。 5、哼唱第一段歌词,感受衬词的韵味。 6、再听歌曲,思考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创作手法(鱼咬尾) 7、再次感受《沂蒙山小调》(草帽姐版) 8、小结《沂蒙山小调》音乐特征 活动3【讲授】感受、体验《包楞调》 1、介绍《包楞调》的来源。 2、初听《包楞调》 说说这首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和特点,并简介花腔 4、复听歌曲,了解歌曲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6、欣赏青歌赛版《包楞调》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及结构特点。 8、再次感受《包楞调》 9、小结《包楞调》音乐特征 活动4【练习】提高,总结 小结山东小调的音乐特征 旋律、节奏、结构、作用、语言、衬词 判断下面那些音乐属于山东小调 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沂蒙山小调》和《包楞调》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山东小调的音乐特征,山东小调内容涉及各个层面,感情质朴,曲调动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更多地关注山东民间音乐,喜欢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