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07705

丰收锣鼓 教学设计 (3)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26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丰收,锣鼓,教学设计
  • cover
丰收锣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欣赏作品使学生了解民乐合奏的有关知识. ②通过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③ 通过对作品的想象、再现、创编歌词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欣赏民乐合奏《丰收锣鼓》和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二首不同体裁形式的作品使学生了解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②通过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及律动等活动,实现音乐实践的创造活动。 ③通过老师的启发、调动使学生充分体验、感受欢庆丰收的强烈喜悦心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作品使学生了解音乐是如何描绘秋天的丰收,秋天的喜悦。并通过感受作品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用各种形式表现秋天的丰收与秋天的喜悦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音乐形式是怎样表现秋天的。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二、欣赏《丰收锣鼓》片段.  导言: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两首关于秋的作品,学唱了歌曲《西风的话》,领略了秋的深沉,秋的诗意。秋天不只是深沉的,也是火热的。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秋的成熟,秋的火热,你听丰收的锣鼓已经敲响了。 师:提问:“听到这样的音乐你会想到什么,你会做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 生:我会想到人们欢庆丰收的喜悦场面… 生:我会用舞蹈表现这样的音乐… 生:听到这样的音乐我会很高兴很激动很兴奋… 师: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1:因为听到了锣鼓点的节奏… 生2:这首曲子旋律很欢快,中间的锣鼓点给人一种热烈、火爆欢腾的场面。 师:你能说出这段音乐采用的是哪种音乐形式 生:民乐合奏。 活动2【讲授】三、简介民乐的有关知识 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民乐的有关知识。 师:我国器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目前我国使用的民族乐器有二百多种。一般可分为拉弦乐器、拨弦乐器、吹管乐器及打击乐器。 师:简介二胡、笛子、唢呐、堂鼓、云锣等常见乐器。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及相关内容。 生:认识并欣赏各种乐器。 活动3【活动】完整欣赏民乐合奏《丰收锣鼓》 简介作品 师:这首作品是1972年创作的。借鉴了我国民间吹打乐的锣鼓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 师:这首曲子共分三部分。你听到第一部分就举左手,第二部分就举右手,如果第三部分的音乐出现就举双手。 生:边感受音乐,边模仿乐器的演奏。 作品分析: 师:谁能谈谈这三部分的感受 生1:第一部分我感到大家都在收粮食,庆风收。第二部分农民伯伯累了在休息。第三部分表现了晚上大家在开庆祝会,载歌载舞的场面。 生2:我想到了旅游。第一部分是我们像小鸟一样飞出去,蓝天、白云敲打着锣鼓。第二部分是同学们都累了在休息。第三部分是我们在开热闹的篝火晚会。 师:第一部分:热烈、欢快的旋律展现一幅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第二部分:清亮的竹笛吹出质朴的旋律,表现金秋田野的美景,抒发劳动者欢快的心情。 第三部分:全曲的高潮。打击乐气势磅礴,表现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 简介作品 师:这首作品是1972年创作的。借鉴了我国民间吹打乐的锣鼓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 师:这首曲子共分三部分。你听到第一部分就举左手,第二部分就举右手,如果第三部分的音乐出现就举双手。 生:边感受音乐,边模仿乐器的演奏。 作品分析: 师:谁能谈谈这三部分的感受 生1:第一部分我感到大家都在收粮食,庆风收。第二部分农民伯伯累了在休息。第三部分表现了晚上大家在开庆祝会,载歌载舞的场面。 生2:我想到了旅游。第一部分是我们像小鸟一样飞出去,蓝天、白云敲打着锣鼓。第二部分是同学们都累了在休息。第三部分是我们在开热闹的篝火晚会。 师:第一部分:热烈、欢快的旋律展现一幅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第二部分:清亮的竹笛吹出质朴的旋律,表现金秋田野的美景,抒发劳动者欢快的心情。 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