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07728

丰收锣鼓 课件+教案 (4)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8598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丰收,锣鼓,课件,教案
    丰收锣鼓 教学设计 1新设计 这是一节以视听为主音乐欣赏课。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认识、欣赏、模仿,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让他们真正融入到民族音乐中来。课前教师准备演示文稿和实物投影,锣、鼓等打击乐器。 2学情分析 对于现在学校的学生来说,对民族管弦乐曲的了解不多,应该先让学生们听着民族管弦乐曲进入课堂,听听熟悉的民族管弦乐曲,了解各种民族管弦乐器的声音,为课上的练习做好准备。 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件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为学生终生喜爱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享受民族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3重点难点 1、通过乐曲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力,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特征。 2、通过民族打击乐器的介绍,使学生能听辨出各种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了解其各自的特点。 3、通过乐曲欣赏能分辨乐曲的结构,体验音乐要素的变化在表现秋色美景时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农村丰收的景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播放民族管弦乐曲《喜洋洋》,让学生们伴随着音乐进入教室。 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我们国家的民族管弦乐可谓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深入了解一下民族管弦乐的相关知识。欣赏着《喜洋洋》进入教室,使学生们一上课就对欣赏着民族管弦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民族管弦乐中来。 活动2【讲授】初听全曲,思考问题: 1、听到这首乐曲,你会联想到了什么?(农民欢庆丰收) 2、这是一个什么场面呢?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人们都在干什么?(有割稻子的,有堆谷子的......) 3、通过欣赏这首乐曲,谁能给这首乐曲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活动3【讲授】回忆一下以前认识的民族乐器(简介): 1、二胡,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传统乐器。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其音色具有柔美抒情之特点,发出的声音极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声。 2、琵琶,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音域广阔、演奏技巧繁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演奏时左手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手戴赛璐珞假指甲拨弦发音。 3、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唢呐。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也称喇叭。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4、笛子被称作“民乐之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它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能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5、锣,是我国使用得最广泛的打击乐器之一,最初流行于中亚与东南亚一带,于公元六世纪前期传入我国,当时是叫「沙锣」。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经过长期的流传和改进,使锣成为具有丰富表现的乐器。锣的种类很多,有的锣具固定音高,有的锣击后音升高,有的锣击后音降低。 6、云锣,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流行于内蒙古、云南、西藏和汉族广大地区。 7、镲,同时又称之为钹,属中国民乐中的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钹(镲)和小钹(镲)。它们是由两个圆形的铜片互相撞击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