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09962

橄榄树 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5975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橄榄树,课件,教案
    橄榄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橄榄树》,进一步感受现代电子音乐的魅力。 2. 扩大艺术视野,加深对电子音乐的了解,学习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不同的音乐现象。 2学情分析 《橄榄树》是台湾故事片《欢颜》的主题歌,作于1971年。歌词以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漂泊经历为依据,流露出历经沧桑之后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原曲由著名歌手齐豫演唱,在港台及内地广为流传。本课所选为改编的电声乐器合奏的轻音乐。 3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分析电声乐队表现音乐的方法。 2.听音乐,配入《橄榄树》歌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引入和展示 一、导入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常用的电声乐器和电声乐队的组成形式,哪位同学能把这些知识帮助大家复习一下? 二、小合奏《新年好》 1. 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为丰富音响世界在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人们在不断发现、创造各种声音,以使我们的音响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以及为《新年好》编配的节奏音型。 生:展示(学生边唱边敲击)。 2. 教师学生共同选出较好的自制乐器和适当的伴奏型。 3. 教师左手在电子琴上演奏几种不同效果的3/4拍自动伴奏音型,由学生选择(确定1-2种)。 4. 学生确定主旋律(右手)音色(2种)。 5. 合奏《新年好》(加入学生打击乐器共演奏2次)。 今天我们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受电子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妙听觉盛宴 活动2【活动】学习和唱 学习乐曲《橄榄树》 1. 播放乐曲《橄榄树》,思考问题:这首乐曲是什么样的情绪? 生:忧伤的、回忆的情感…… 2. 再次播放《橄榄树》,思考问题:电声乐队在演奏旋律时选用了哪些乐器的音色?在演奏伴奏时选用了哪些音色? 生:旋律部分选用大提琴、小提琴、双簧管,伴奏部分选用了钢琴、铃铛、架子鼓等音色。 3. 《橄榄树》创作背景:《橄榄树》是台湾故事片《欢颜》的主题歌,作于1971年。歌词是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创作的,歌曲由台湾著名歌手齐豫演唱,在港台及内地广为流传。 4. 歌词朗诵。 师:歌词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思念故乡、回忆、忧伤…… 师:流露出三毛历经沧桑之后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5. 播放《橄榄树》,尝试加入歌词。 6. 教师纠正学生演唱不当的地方。 7. 跟随音乐再次演唱。 8. 播放《橄榄树》原唱,比较歌曲版与乐队版的不同 生:原唱主要为吉他伴奏,非常质朴,乐队演奏色彩很丰富。 课件13张PPT。橄榄树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橄榄树》2.初步认识电声乐器3.用不同的形式演绎歌曲《橄榄树》思考一:1、这首歌是什么拍子的? 2、在乐谱中D.S.是什么记号?它的意义是什么? 3、歌曲的结构是怎样划分的? 4、歌曲起拍在本小节第几拍出现?2/2拍子:以2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A:‖BA结构是反复记号。2.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1.橄榄树象征着什么?思考二:《橄榄树》是台湾故事片《欢颜》主题歌,整首歌表达了对理想对人生的追求,对和平的渴望。作于1971年,当时世界上很多地方硝烟迷漫。三毛希望以自己的力量,把和平的阳光播洒到世界各地, 因而到处流浪,从而寻回了创作灵感。创作背景:电声乐器   电声乐器是随着电子科学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乐器,从20世纪40年代的较简易电声乐器研制并进入轻音乐队迄今,无论在乐器性能方面还是在各种形式的轻音乐乐队中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些乐器同一般乐器同台演出日益增多,并形成具有特点的以电声乐器为主体的乐队形式--电声乐队。   电声乐器的音色,音响极其丰富,既能模拟各种常规乐器,乐队音色,又能奏出许多自然界所不存在的新奇,独特甚至是离奇古怪的音响,在这方面尤以电子合成器最为突出。   有不少电声乐器装有效果控制装置(效果器).调节它,可使乐器音色与音响改变,发出许多不同的美妙音响,如:颤音,回响,延音,滑音,噪音(如风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