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514422

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80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新疆,下册,星期天,福楼拜家,语文,精河县
  • cover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课标要求:理解四位世界著名作家的高尚情操、共同的情趣、相同的文学主张、真挚的情谊,体会友人间的脉脉温情。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积累词语,理解“博学多识、一拍即合、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义愤填膺”等短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⑵ 了解文中四位作家和作者莫泊桑。 ⑶ 理解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学习作者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技巧。 ⑵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揣摩文章写人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赋予人物不同的个性,最终实现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的。 ⑶ 体味文章遣词造句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增强语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四位世界著名作家的高尚情操、共同的情趣、相同的文学主张、真挚的情谊,体会友人间的脉脉温情。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组材的技巧,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再现形象,体味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文献法。要求学生课前收集四位作家及作者莫泊桑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简历、代表性作品简介、奇闻轶事等。课上展示交流,开一个小型汇报会,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对课文的感性知识。 2、圈点勾画法。教师指导学生速读课文,筛选重要信息,快速把握文意。 3、图文再现法或表演法。如有擅长丹青的同学,请现场勾勒四位作家的轮廓,要求其余同学辨认,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利用课本插图进行此项活动,也可表演,把课文描写场面化,增强对课文的认识。 4、讨论法。 5、鉴赏法。赏析本文摇曳多姿的人物形象美和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四位作家画像、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三个看清:看清新疆发展大势,看清做好新疆工作队全党全国的大局的影响,看清新疆工作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的地位。 一、 导入课文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的安排。星期天,你是如何安排的呢 是读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还是痛痛快快地玩一天 今天我们一起到福楼拜的家中看看他的星期天是如何度过的。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师生共同读课文,老师正字正音。 记住下列生字的读音 鉴(jiàn)赏 白晳(xī) 捋(lǚ) 脚踝(huái) 面庞(páng) 荒谬(miù) 迸(bèng)发 滑稽(jī) 义愤填膺(yīng) 2.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读课文。 a.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b.核心人物是谁?依次出场的是谁?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那些? c.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a. 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b. 核心人物是福楼拜。依次出场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学生在书上标记出) c.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客人们都会到这里来聚会。课文着重写了四位著名作家相会时的言语、行动,展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屠格涅夫———睿智、深沉、平和、不乏激情荡漾。 都德———机智、善谈、举止活跃、性情活泼。 左拉———朴实、固执、聪慧、坚强、沉默寡言。 三、研读与赏析 1、福楼拜家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都有客人来。以至与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是什么原因吸引着众多的客人前往呢?找出原句读一读,并说说那些词语用得好。(全班讨论明确) 1)好客:表现在———一…就…;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分别送到前庭;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2)博学: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