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 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 用等修辞手法。 2、理解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3、应用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4、综合 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 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小组探讨,感受作者为我们所描绘的江南美景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3、朗读、背诵。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识记掌握生词。 2、简单了解作者的生平、作品。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思想感情。理清文章思路。 4、学习1-4自然段作者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新课。 提到春天,同学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的优美画面?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师:这位同学还想到了古代诗人描写春天的佳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描写春天的诗句很多,可见从古到今,人们都喜欢春天。有一个喜欢春天的大散文家叫朱自清,写了一篇《春》的散文。 二、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浙江绍兴人,现代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绿》等。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作,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朱自清的成功之处,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书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文字,绝不是堆砌辞藻。 ? 师:大家对朱自清评价极高。今天我们就透过《春》来看一下朱自清是怎样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书写出对大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三、扫清阅读障碍,识记掌握下列词语: 见大屏幕。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 师:我们一起来带着问题听配乐朗读。 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感受到了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作者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哪五幅图景?(整体感知,概括要点)??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 ???????(2)总绘春天。 ???????(3)春草图。 ???????(4)春花图。 ???????(5)春风图。 ????????(6)春雨图。 ???????(7)迎春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赞春。 五、通过1-3自然段的学习,让同学们初步掌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