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21994

樱花 教学设计 (4)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15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樱花,教学设计
  • cover
樱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东亚———日本和朝鲜音乐文化特点,开阔视野,学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见证中国文化对其深刻的影响,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樱花》的欣赏、学唱,初步感受、理解、表现日本音乐文化风格及相关知识,最终准确表现歌曲。 2.了解《阿里郎》的旋律、调式赏析,区分日本都节调式和朝鲜五声调式,体会朝鲜民歌的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1.准确演唱《樱花》,了解日本都节调式和主要乐器。 2.了解朝鲜音乐的调式及乐器特点。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必唱歌曲。音域不宽,适合演唱。 唱歌:《樱花》是一首日本民歌。樱花是春季开花的有名观赏植物,日本的人民格外喜爱它,它又是日本的国花。每年花开时节,日本人民竞相观赏它的千姿百态。《樱花》这首歌就描写了日本人民爱花、争先观赏花的情景。 欣赏:歌曲为一段体,只有14小节。在日本民间的“都节调式 ”(3、4、6、7、1、3)上构成,句尾“4—7—4—3”的奇特落音和偶尔出现的增四大跳音程是其特有的风格。级进式的旋律朴实无华,生动、细腻,常使人想起脚踏木屐款款而行,陶醉于花海中的日本人民。   《阿里郎》是朝鲜半岛的民间杂歌类,这首歌曲在朝鲜流传已久,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歌曲为五声调式系统,三拍子为基础的节拍特点。 3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东亚(日本、朝鲜)音乐的特点,了解其音乐文化。 难点:准确演唱出《樱花》的旋律和意境。 4教学过程 1、出示亚洲地图 导言: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按地理方位,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亚洲约有一千个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亚洲音乐。 学习目标:1.准确演唱《樱花》,了解日本都节调式和主要乐器。2.了解朝鲜音乐的调式及乐器特点。 1、都说音乐是沟通人心灵的语言,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大家思考,这节课,老师先跟大家探讨的是哪个国家的音乐作品?你是如何听出来的? 2、知识介绍: 引入樱花图片的欣赏和介绍。在樱花节里,日本仿佛就是一个樱花的海洋,特别美。这种美对于日本人民来说已经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正所谓:“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因此,日本人民写出了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表达他们对樱花的赞美。 3、古筝曲《樱花》。 看来大家对这首歌曲了解了一些。那么接下来请大家再来欣赏一首由《樱花》这首歌曲的旋律改编成的古筝曲《樱花》。大家在欣赏的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用心地去感受音乐,看看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记旋律4∕4 A.6()7———6()7——— B .6 7 ( ) 7∣6 76 ( ) ——— C. 3 1 ( ) 4∣3 31 ( ) ——— D. 3()76 ()∣3——— 唱谱子,体会旋律创作的特点 再听歌曲,熟悉曲调 体会节奏特点:简洁、规整 旋律线走向:级进为主,起伏不大。 营造的氛围:静 感受的人物形象:含蓄 找出难点,重点学唱。一字对一音,词曲结合紧密,节奏从容不破。 加唱歌词,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5、分组演唱; 6、练习背唱歌曲。 7、调式:都节调式:音阶:34671 特色:五声、二个半音、三种级进; 对比中国的五声调式:12356 8、介绍“尺八”等日本乐器,听音色,并与中国的萧等乐器比较。 9、同学们尝试探讨为什么日本的乐器与中国乐器如此相似? 10、欣赏《阿里郎》 探讨朝鲜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了解《阿里郎》的旋律、调式赏析,区分日本都节调式和朝鲜五声调式,体会朝鲜民歌的特点。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国家的歌曲?它们的特点? 纵观朝鲜和日本的音乐文化,无不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我们在自豪的同时,也应感叹人类吸收、借鉴和效仿外来文化,并巧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