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26176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17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七年级,历史,上册,10课,秦朝,速亡
  • cover
第10课 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秦朝的暴政;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楚汉之争。 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讲解,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成语典故的方法,积累成语故事。通过学习秦末农民战争,培养学生分析战争的爆发原因及其胜负关系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对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的学习,认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教学重点 1.秦朝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2.陈胜吴广起义,也称作秦末农民战争。 教学难点 1.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2.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基本沿用秦制和采用“无为而治”政策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秦朝建立于何时?秦朝统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新授 1.秦朝的暴虐统治 导入新课: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4年,秦王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 小活动:历史诊室:(给出三段材料,让学生分析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呢?(学生分组讨论) 总结得出:秦的暴政主要表现:(A.徭役繁重 B. 赋税沉重C.刑法严酷 D.秦二世残暴统治) 过渡:在秦的统治下,有何感想?如果你是一个秦朝百姓,你打算怎么办?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此拉开了序幕。) 2.陈胜吴广起义 过渡:由于我们是第一次接触农民起义,教给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学习农民起义要掌握五要素、三步曲。(大屏幕打出)(指导学生在书中50页找出答案) 探究活动: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遇雨误期———直接原因,秦的暴政———根本原因) 过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大泽乡起义的星星之火却成了燎原之势,鼓舞了广大被压迫人民起来反抗秦朝统治,秦末农民起义进入第二阶段刘邦、项羽起义。谁知道打败秦军主力的是谁?是哪次战役?时间?那秦王子缨向谁投降? 知识拓展:讲解“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3.西汉王朝的建立 过渡:秦亡前后,项羽同刘邦之间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果如何?为什么?(从农民战争演变为争夺帝位的楚汉战争。刘邦最终战胜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西汉。 议一议:项羽在巨鹿之战上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来在与刘邦争天下时,却被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孝打败,项羽死前叹到“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说的对吗?结合书上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得出“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结论 4.本课小结: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 楚汉战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 楚汉争霸结束,西汉建立 5.作业布置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完成成功学习P31-32作业。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