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欢乐使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音乐的方法,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绪。 2.通过分析、旋律记忆等方法,反复聆听音乐,分辨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促进学生对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音乐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对六年级的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特别是一些动手,需要合作完成的音乐内容会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他们年纪小,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还需要加强。因此,对六年级的学生应该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继续保持,同时引导他们加强音乐思维,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 3重点难点 1.记忆乐曲的主题旋律。 2.分辨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背景导入 简介《行星组曲》作者霍尔斯特及乐曲创作背景,使学生对乐曲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2【讲授】欣赏《木星———欢乐使者》 一、初次聆听,让学生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与感受。二、分析作品、分段聆听。 整乐曲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别表现了三个不同的主题。 (1)这段乐曲是什么乐器主奏的? (2)表现了怎样的场面? 第二部分:《欢乐颂歌》作为主旋律重点欣赏。 (1)这段音乐的速度和第一部分有什么样的变化? (2)音乐的情绪怎样?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设计意图:将整首乐曲划分为三个部分,边欣赏作品边引导学生分析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培养学生欣赏音乐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活动3【练习】视唱主题旋律 1、单独聆听乐曲第二部分《欢乐颂歌》。2、学生随琴轻声视唱旋律。 活动4【活动】聆听整曲 让学生闭目倾听整首乐曲,想象宇宙太空的奇幻色彩。 自2004年1月5日,美国“勇气号”探测器顺利登上火星后,“机遇号”探测器再次登上火星,人类第一次把视线真实地投放到火星上,标志着人类对太空探索又迈进了一步。努力吧!孩子们,只要勤奋,老师相信登上外太空对于你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梦。 课件10张PPT。木星 欢乐使者 霍尔斯特,是一位有着瑞典血统的英国作曲家,是现代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受家庭的影响,霍尔斯特18岁时,就已担任管风琴师与唱诗班指挥,并开始进行音乐创作。霍尔斯特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为人们广为熟知的,当数他的《行星组曲》.这部作品是他一生中最重要和最成功的作品. 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创作于1914至1916年,由七首乐曲组成,每首乐曲以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的名字作为标题,并各加有一个富有诗意的、能启发人联想的副题,各部分依次为: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水星———飞行信使,木星———欢乐使者,土星———老年使者,天王星———魔术师,海王星———神秘主义者。在这部乐曲中他运用了大胆的艺术想象力和新颖的管弦乐和声与配器技巧,表现了宇宙间那种神奇莫测的境界。本节课我们主要来欣赏他的的第四乐章《 木星--欢乐使者 》。这个乐章也是整部组曲中气势最宏大的。与其它乐章相比,这一乐章构思宏大,篇幅也较长 乐曲的第一部分分三个主题 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 (1)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速度、力度、 情绪上把握) (2)你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音乐一开始,奔涌湍急的音型中闪烁着璀璨的光彩,渲染出兴奋和激动的节日氛围,预示着欢乐的来临。 音乐紧张振奋人心,其中的一些音调用不同的乐器反复,给人一种幽默滑稽的感觉,力度对比也很明显。 乐章的第一部分分为三个主题。 第一主题 喜悦的情绪十分明显圆号主奏的主题充满 了活跃的气氛,弦乐和木管形成的欢快的波浪使主题情绪更为高涨。乐队响亮的全奏使乐曲的情绪达到高潮后,乐曲呈示出欢欣鼓舞的动机 (片段1) 第二主题 随后由长号和大号等铜管乐器奏出单纯而真挚的第二主题:充满生机,热情洋溢,富有气势 (片段2); 第三主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