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529796

历史七年级上京改版第7课《战国七雄》课件(86张)

日期:2025-10-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80790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七年级,上京,改版,7课,战国七雄
  • cover
课件86张PPT。第7课 战国七雄导入战国“赏功宴乐铜壶 ”铜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第4课 战国七雄一、七雄并立1.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及历史分期战国形势图战国七雄简表战国时期齐国车马坑遗址(山东淄博齐国故城发掘)战国时期齐国历史博物馆(在山东淄博齐国故城)战国时期楚国车马坑(湖北九连墩)战国时期楚国车马坑 (湖北九连墩)战国时期燕国长城遗址(辽宁境内)战国时期燕国长城遗址 (北京昌平境内)战国时期赵国长城遗址战国时期魏国车马坑遗址(河南洛阳)战国时期秦国长城遗址战国历史分期:前475年~前221年第4课 战国七雄一、七雄并立1.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及历史分期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不同特点 不同特点: (1)春秋五霸是五个霸主先后相继 (2)战国七雄是七个大国同时并存第4课 战国七雄一、七雄并立1.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及历史分期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不同特点二、商鞅变法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农田面积增加奴隶主转化为地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铁双镰范(战国时期) 铁双镰范,河北省兴隆县古洞沟出土。此范系单范,背后有弓形把手,一次可铸两镰。 战国时期铁锄 (湖南长沙出土)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铁犁铧铁镰战国时冶铁炼炉遗迹(河南棠溪)青铜牛尊牛的鼻子套一圆环 ,说明牛已被用来干活。第4课 战国七雄一、七雄并立1.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及历史分期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不同特点二、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变法的背景:(1)时代背景(2)秦国自身背景商鞅像第4课 战国七雄一、七雄并立1.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及历史分期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不同特点二、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的背景2.商鞅变法的过程秦都雍城城墙遗迹(位于今陕西凤翔县南)雍城,商鞅进行变法前的秦都城秦孝公下令求贤(想象画)商鞅入秦(想象画)商鞅与旧贵族辩论变法问题(想象画) 商鞅曰:“……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 (旧贵族)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商鞅曰:“……三代不同礼而王,王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旧贵族)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商鞅》商鞅立木为信(想象画)第4课 战国七雄一、七雄并立1.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及历史分期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不同特点二、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的背景2.商鞅变法的过程3.商鞅变法的内容掘开土地上的旧疆界商鞅量商鞅专用的戟第4课 战国七雄一、七雄并立1.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及历史分期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不同特点二、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的背景2.商鞅变法的过程3.商鞅变法的内容4.商鞅变法的作用和影响秦都咸阳古桥遗址 商鞅变法时,秦孝公把秦都由雍城迁到咸阳。咸阳,北依高原,南临渭河,即有利于农耕经济发展,又交通便利,若浮渭水而下,可直入黄河;在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就是通往函谷关的大道,极大地有利于秦向东方发展。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王充《论衡》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仟佰,东雄诸侯。 ———《汉书·地理志》(商鞅变法)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战国策》商君死……秦法未败。———《韩非子》第4课 战国七雄一、七雄并立1.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及历史分期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不同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