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542259

优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课件(45张ppt) (2份打包)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8347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优课,崛起,2份,ppt,45张,课件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教学内容,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中曲折发展,从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通过阅读材料和历史图片,培养学生自我分析材料和图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分析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的概况和阐释;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客观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发展中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情分析: 本课虽然空间跨度较大,涉及中外,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一主干线索表明,有利于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把握主要矛盾,与一反三,解决课程学习问题。此外,学生知识储备层次参差不齐,整体而言,有一定的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也有一定的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 盟运动兴起的过程及影响。 2、难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由材料解读导入: 材料: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引导学生解读材料并设问: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哪些“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引导学生解读课前提示,初步了解美苏两极格局下崛起的新兴力量: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再逐目学习。 【导入】学习过程 (一)“欧洲人的欧洲”(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9—160,了解和归纳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通过列成简单的大事年表加以落实,如下: 1951年: 1958年: 1967年: 1973年: 1975年: 20世纪80年代后: 在了解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关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有关材料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思考1:欧洲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破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必须使联合起来的欧洲成为第三种力量。……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上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思考2:欧洲联合为何从煤钢联营开始? 材料二?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 思考3:欧洲走向联合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材料四? 1950年—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 。1951年—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为 3.2%,联邦德国为 4.4%,法国为4.3%。??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