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42636

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同步练习 含答案 (5)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135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选择题: 1、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导致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帝国主义仇恨苏俄,对其实行经济封锁2、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 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3、下列关于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 ①公有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 ②基本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越来越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 ④阻碍了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后来个人崇拜形成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对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D.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破坏和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5、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C.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6、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其中不包括( ) A.发展重工业 B.农轻重比例失调 C.产品单调,质量低下 D.农民坚决反对工业化 7、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客观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 ②国内经济文化落后 ③集中发展重工业 ④斯大林个人独断专行 ⑤没有任何经验可资借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应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原地。所有其余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征集中心。 ———列宁签署的《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 材料二:为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用来改善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前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规定各是什么经济政策?各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二者最主要的不同特征是什么?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动脑筋: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说明其原因。就苏联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后来经济政策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引言的含意。“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合俄国的国情,即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答案:C 思路解析:1921年春,俄共根据列宁的意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将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C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思维的一类题目。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形成的,在当时发挥过积极作用。斯大林以此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