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小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组是( ) A.窗槛/门槛 竭力/碑碣 偌大/诺言 B.重听/重要 诧异/叱咤 忌惮/殚心 C.攒射/积攒 蓬蒿/竹篙 伺候/伺机 D.殷切/殷红 坠落/堕落 漠视/蓦然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1916年5月中旬,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从玛丽恩温泉给他的女友菲莉斯寄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我想,如果我是一个中国人,而且马上坐车回家的话,那么今后我必须强求重新回到这儿。”关于这段话的意义,有的西方学者指出,卡夫卡可能知道汉语中“落叶归根”这一成语。或许他在这里指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布拉格讲德语的犹太人,与环境格格不入,犹如一个在欧洲的中国人;又或许他联想到自己身体羸弱,同当时欧洲人眼里的中国人一样弱不禁风。总之,关于这段话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解说。但是,不管怎样,我想,这段话表明了卡夫卡对中国文化充满了热情和亲切感,他与中国文化有泛泛之交,以及他对古老的中国的理解和向往,而这一切以后又体现在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中。 A.落叶归根 B.格格不入 C.弱不禁风 D.泛泛之交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C.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道德是什么?是一碗可以充饥的米粥、一个给人归宿感的家,还是一篇给人美感的文章?道德是不是生存的必需品?传统高调的德育工作者在回答学生的这些质疑时_____。不可否认,“道德无用”的论调在某些学生中还是有市场的,_____。 ①未免捉襟见肘,甚至自相矛盾,从而又加深了学生的怀疑 ②未免又加深了学生的怀疑,甚至捉襟见肘,从而又导致自相矛盾 ③导致学生思想品德课成绩下降 ④尽管这些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能获得高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 这一切都飞快地在他脑子里闪过,他还是没有下决心起床———闹钟敲六点三刻了———这时,他床头后面的门上传来了轻轻的一下叩门声。“格里高尔,”一个声音说,———这是他母亲的声音———已经七点差一刻了。你不是还要赶火车吗?”好温和的声音!格里高尔听到自己的回答声时不免大吃一惊。没错,这分明是他自己的声音,可是却有另一种可怕的叽叽喳喳的尖叫声同时发了出来,仿佛是伴音似的,使他的话只有最初几个字才是清清楚楚的,接着马上就受到了干扰,弄得意义含混,使人家说不上到底听清楚没有。格里高尔本想回答得详细些,好把一切解释清楚,可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只得简单地说:“是的,是的,谢谢你,妈妈,我这会儿正在起床呢。”隔着木门,外面一定听不到格里高尔声音的变化,因为他母亲听到这些话也满意了,就拖着步子走了开去。然而这场简短的对话使家里人都知道格里高尔还在屋子里,这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于是在侧边的一扇门上立刻就响起了他父亲的叩门声,很轻,不过用的却是拳头。“格里高尔,格里高尔,”他喊到,“你怎么啦?”过了一小会儿他又用更低沉的声音催促道:“格里高尔!格里高尔!”在另一侧的门上他的妹妹也用轻轻的悲哀的声音问:“格里高尔,你不舒服吗?要不要什么东西?”他同时回答了他们两个人:“我马上就好了。”他把声音发得更清晰,说完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