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29390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46p)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96216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3课,世界,文化,杰作,46p
  • cover
课件46张PPT。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1.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历史背景。 2.知道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3.说出《向日葵》的作者和艺术风格。1.著名音乐家 2.文学巨匠 3.美术名家第一展厅———乐坛雄狮贝多芬第二展厅———天才的文学家第三展厅———用生命作画的人世界的文化杰作展厅(1)贝多芬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哪一首乐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2)列宁为什么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你知道托尔斯泰哪些文学代表作?它们在俄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 (3)梵高的人品怎样?他的绘画作品有什么艺术魅力?参观须知:在进入展厅之前,带着以下几个问题,看谁领会的更快。在参观完之后请留下你们的感想和体会。1.乐坛雄狮—贝多芬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德国) (1770—1827年) 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音乐家。出生于波恩一个音乐世家。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部钢琴奏鸣曲,五部钢琴协奏曲,十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一系列弦乐四重奏曲,声乐曲,剧乐曲,以及许多其他乐曲。贝多芬用过的助听器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c小调 第五号交响曲 《命运》 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音乐小常识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你知道这部作品是为谁而做吗?贝多芬故居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俄国革命的镜子” ———列宁2.天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 (1828-1910) 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真实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托尔斯泰全家福托尔斯泰夫妇托尔斯泰坟墓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托尔斯泰庄园描绘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者斗争精神 电影《战争与和平》剧照《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荒芜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戴着手铐脚镣的政治犯。托尔斯泰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俄国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梵高 这句话说明梵高的成功路是怎么走出来的?梵高自画像3.用生命作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