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42976

送别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1209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送别,教学设计
  • cover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演唱歌曲<<送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情感目标: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2学情分析 学生相对来说上课较认真,学习主动较教高,学习兴趣较浓,初三的学生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做到上课之前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送别>>。 难点———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送别》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采用歌曲导入法:以校园民谣《童年》为切入点导入“五四“时期的学堂乐歌,由学堂乐歌自然过渡到本堂课主题———《送别》。利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 (二)进入主题,展开学习 1.介绍词曲作者。 介绍李叔同———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育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浙江平湖人,1880年9月生于天律,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1906年李叔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 “春柳社”,同年,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音乐小杂志》,并担任了《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一生从事多方面的艺术活动,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春景》、《忆儿时》《春游》、《留别》、《早秋》等。 2.歌曲学习 播放歌曲《送别》,让学生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作品,自主感受音乐,哼唱旋律,用模唱法锻炼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能力,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师:“这首影视插曲的曲名是什么 (送别) 节拍 四四拍子 速度 中速稍慢 力度 中强 情绪 忧伤 惆怅 深情 这首歌曲的难点句是:5 2 3| 4. 7|1 -|让学生多次演唱,掌握音准。正确掌握好附点四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节奏。 出示歌谱,学唱歌曲 (1)分句学唱歌谱。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用自然、舒展的发声方式轻声地学唱歌谱,老师唱一句,请同学们跟唱一句。” (2)学唱歌词。师:“同学们,我唱谱你们唱词,请注意表现出歌曲忧伤怅惘的情绪。”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进一步练唱。 A、注意用自然、舒展的发声方式演唱。 B、注意斛字的读音hu。 C、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 D、歌词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最后,以个人和小组方式检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诵歌词,对歌曲的处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演示,对处理得恰当的小组给予合适的表扬,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演唱歌曲 让学生用领唱加齐唱的形式演绎歌曲《送别》。 A 分小组演唱歌曲 B ①句女领唱②句男领唱③句女齐唱④句男齐唱⑤⑥句轮唱;“夕阳”重复。 (四)创设情景,升华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目的是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