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57403

2017年春人教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作业课件: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日期:2025-05-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3950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17,年春,人教,历史,八年级,下册
  • cover
课件20张PPT。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释疑解难 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②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③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加深了双方的了解。④“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⑤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2)不利因素:①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益嚣张。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②日本、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学法指导 一个历史转折: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一个基础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一个经济局面: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两个民间组织:台湾海基会,大陆海协会。 ◆易混辨析 港澳问题是殖民侵略的遗留问题,实质是国家主权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允许外国干涉。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对台政策方针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 。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 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后,形成了“ ”的对台基本方针。 (4)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5)2000年,中国共产党重申 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解放台湾和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个中国2.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 ”政策,海峡两岸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2)两会成立:1990 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3) 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 ”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4)1993年, 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三不1992一个中国原则汪道涵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1.背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海峡两岸、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表现: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3.影响:海峡两岸经济上 的局面初步形成。相互促进、互补互利1.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党和政府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一中一台,两岸分治” C.“不统不独,维持现状” D.“一国两府,对等竞争” 2.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台湾民众的请求得以实现开始于(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B.台湾和大陆分别成立海基会和海协会 C.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AA3.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4.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共识”,最重要的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和平谈判可以分步进行 D.不以政治分歧去干扰两岸经济合作BA5.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是(  ) A.争取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B.“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C.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D.形成“和平统一,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