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60825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1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95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远方,客人,请你,留下来,教学设计
  • cover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撒尼民歌旋律的特点和声效果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 2. 能和谐地演唱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撒尼民歌旋律的特点、和声效果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 2. 能和谐地演唱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国西南边陲,居住着众多勤劳、勇敢而善良的少数民族,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来自边寨的飞歌。在云南,撒尼人民更是热情、好客。听!他们正在邀请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留下来与他们共度佳节呢! 二、新课学习 1. 初听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音频。 2. 分组讨论分析: ① 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撒尼族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你是怎样从他们的音乐中听出来的呢?他们又是用什么请远方的客人留下来呢? ② 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 ③ 歌曲表达了当地人民怎样的心情? 3. 学生讨论。 一组生: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热情洋溢的。 生:撒尼人民非常热情好客。 生:用路旁正在开的鲜花儿,树上等人摘的果子,迎风荡漾的谷穗,招待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二组生:领唱与合唱结合的形式。 三组生:表现了当地人民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 教师适时引导,及时总结(介绍撒尼是彝族的一个分支及有关撒尼人的风土人情。再介绍这首歌在1957年莫斯科举行的第六节世界青年联欢节中获创作金奖。由于采用一名女高音领唱与男高、女高的声部领唱的交替,所以显得音色变化丰富,也是歌曲更加亲切、热情、活泼、生动,且富有趣味性)。 4. 播放云南简介。 师:云南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旖旎的自然人文景观与浓郁的民族风情溶融一体,蔚为壮观。这里是世界上著名的少数民族的“歌舞之乡”,撒尼的小伙子们喜爱吹笛子、弹三弦,姑娘们也喜欢边吹口弦边唱歌起舞。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听听歌曲,找一找哪些地方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的特点? 生:有许多地方运用了装饰音,如: 5. 复听歌曲。 师:请学生试着从旋律的倚音处,找出模仿撒尼人吹笛子发出的声音,以及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塞洛塞洛塞洛里哎洛哎”等衬词。并且思考装饰音及衬词在歌曲中的特殊作用。 选择答案:A塑造形象。B′表达感情。 生:装饰音及衬词在歌曲中起到热情地表达请远方的客人留下来的感情。 师:歌曲可分几部分? 生:歌曲可分为两大部分。 师:如何划分? 生:第一大部分第1—28小节,第二部分29小节到结尾。 师:第一大部分由三个乐段(A、B、B′)组成。第一乐段(引子后第1—10小节)先由女高音声部呈现第一个音乐素材,然后由男高音声部稍作变化地予以重复。在这个乐段里,鲜明地展现了丰收在望的美景,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心情。第二乐段(第11—19小节)由女声领唱切入主题———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而后由混声合唱予以呼应,不仅主人欢迎,连老圭山也在欢迎。第三乐段(第20—28小节)是第二乐段的变化重复。第二大部分(即第三段歌词部分)与第一大部分基本上相同,但第一乐段有所减缩,后面又加了一段尾声。在这部分里,进一步展示了撒尼人民幸福生活的景象,也进一步表达了撒尼人民对美好未来、对伟大祖国的衷心祝福。 6.《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歌曲学习。 请学生找出重点句,视谱演唱旋律。个别衬词处节奏紧密也可按节奏诵读,倚音作为难点可由教师范唱,帮助学生解决,注意咬字时应将倚音的感觉带出,唱出撒尼音乐的风味,然后反复跟唱。教师也可请学生分组分句接唱,或也可分男生女生进行接唱,增加学习兴趣。 7. 学习歌曲二声部。 重点句视唱旋律,填词跟唱,如“远方的客人啊,请你留下来”处,倚音较多,应反复练习。 8. 分声部练唱。 ① 生唱一声部,师弹二声部。 ② 师唱一声部,生唱二声部。 反复练习,进一步加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