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93069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3*核舟记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4622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新课程,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
  • cover
课件54张PPT。看微雕需要放大镜只有4厘米哟!真的很小呀!你看得清吗?核舟记魏学洢第一课时作者简介 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核舟图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wéi)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 )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 )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wǎngyí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中轩(xuān)敞者为舱,箬(ruò)篷覆(fù)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中峨(é)冠(guān)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鲁直居左佛印居右船头坐三人,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tǎn)胸露乳,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shǔ)。卧右膝(xī),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yǐ)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zhǐ),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yí),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én)戌(xū)秋日,虞(yú)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liǎo)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xī),技亦灵怪矣(yǐ)哉!器皿 罔不因势象形 尝贻 八分有奇不属 诎 椎髻 舟楫 篆 二黍许 箬篷 髯 石青糁之你还记得这些字的读音吗?ruò jí jìqū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 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奇妙精巧雕刻顺着无不甚至雕刻的直径叫曾经乘船漂浮原来是神情姿态赠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房屋、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无不顺着原材料的形状雕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从头到尾涂它,指窗左右相对打开覆盖是宽敞的部分高起零数,余数同“又”大约上下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代词,代刻字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米上下。 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三人,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佛印居右, 鲁直居左。 戴着高高的帽子连词,表并列,并且胡须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船头坐着三个人,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在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看拿着好像 说话露出略微侧转相互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