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95616

河南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44371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3月
  • cover
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3月联考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华夏、华山以及出土于华山之麓的庙底沟玫瑰花彩陶图案,共同昭示出原始意义上的华夏民族是以美丽的花朵作为其图腾或象征的民族。以此为背景,按照古人“器以藏礼”的讲法,中国上古政治基本上可称为以礼器作为标识的图像政治。像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浙江良渚玉器以及后来的九鼎、传国玉玺等,都曾充当过这种族群、家国一体观念的视觉相等物。同时,这种由图像表征的政治并不仅仅局限于礼器,而是向人的日常生活广泛蔓延。中国自舜帝时代开始服分五彩,并分别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等自然物象绘制于人的服装,以图案差异表征人的社会政治地位的差异。这是中国以审美化的服装图案建构政治权力阶梯的开端。扩而言之,这种服饰差异也被视为族际、国家差异的象征形式。据此不难看出,审美的政治化或政治的审美化,是中国传统政治在发端期的重要特性。 中国历代王朝无一不以“兴礼乐”作为政治成功的标志,翻遍二十五史也无一不讲礼乐,这说明了礼乐政治之于中国传统政治的永恒价值。所谓礼,就个体而言,指人行为的雅化;就群体而言,指典礼艺术;就礼器而言,则指礼仪美术。也就是说,审美特性构成了礼的基本特性。所谓乐,就其内在构成而言,指乐德、乐舞和乐语;就其艺术表现而言,指诗、乐、舞。据此,所谓礼乐政治,无疑就是一种诉诸审美和艺术的政治。礼乐政治的施行不是来自外在的强制,而是对人内在善性的发蒙,也意味着顺应人性的教化方式构成了其政治实践的最重要方式。在中国历史上,周王朝以“尚文”为特色,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对人民进行持之以恒的礼乐教化。这种有类似审美教育的教化方式虽然短时间内难以见出成效,但由于有接受对象的心理认同作基础,它往往比威权性的强制更有效果。内基于人性,外发为审美,大成于礼乐,代表了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价值。 礼乐对内奠基于从血缘生发的爱敬情感,进而引发为崇礼尚乐的文化价值,最终显现为由礼仪秩序和音乐和谐共构的美好世界。这一进程,表现出从血缘、文化认同最终走向审美认同的总体趋势。从中国历史看,从来不能因为铁腕政治的有效性而轻看礼乐教化的价值。这是因为,礼乐作为一种审美化的政治,它的理想性保证了它的超越性,并因此成为跨越族际的普遍价值。同时,礼乐因奠基于人性而对人构成绵长的吸引,因为“明知不可为而为”的特质而成为悬于未来的乌托邦。在东亚文化圈之内,中华文明之所以能长期占据精神的高度,能对异族或异域保持长久的吸引力,能历经数千年仍得以有效延续,正是因为这种理想化的审美政治为人提供了精神的高度和目标。美的本体性和工具性、手段性和目的性的双重特征,使中国美学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也使中国传统政治因为美的介入而持续显现出人道的光辉。 (摘编自刘成纪《中国美学与传统政治文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始意义上的华夏民族是以美丽的花朵作为其图腾或象征的民族,这可以从华夏、华山 以及出土于华山之麓的庙底沟玫瑰花彩陶图案看出来。 B以礼器作为标识的图像政治是中国上古政治的基本特点,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陶等,都 曾充当过这种族群、家国一体观念的视觉相等物。 C中国自舜帝时开始服分五彩,将自然物象绘制于人的服装,以图案差异表征人的社会政 治地位的差异,这表明由图像表征的政治扩大到了日常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