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营造美好家园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能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人居环境案例。 能主动思考和设计美好、宜人的室内环境。 能运用设计语言,设计和绘制室内平面图和效果图。 学习重点: 环境平面图和效果图的制作方法。 学习难点: 如何设计绘制自己家或熟悉的地方的平面图、效果图。 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 师:第一课时的教学侧重于“欣赏与探索”。 收集定内设计相关知识、图片资料。 室内设计步骤图。 准备风格各异的平面图、效果图和立体模型教具。 生:预习课本。 课堂导入: 图片导入:给出一组优秀室内家居设计和混乱的家居布局对比图(如电视节目“交换空间”前后对比图),请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家居设计,并说明理由。 板书课题:营造美好家园。 课堂发展: 观察探究:请学生们观察室内设计图,从光线、通风、密度、布局的角度进行思考探究。 小结:室内设计应具有实用性。(光线、通风、密度等。) 分组讨论:在有限的空间里,如何规划各个房间的布局。组织学生代表发言。 分发学案,帮助学生拓展设计思路: 进行室内设计效果的草稿构思练习。 互相评议草图。 认真填写学案。 展示设计元素的表达方式:室内设计常用图示。 以“我家新面貌”为题,让学生以实用性为主,在画纸上改造自己家里现有的布局,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展示与评价: 教师评价,并组织学生互评: 哪一位学生的室内设计布局最具科学性、实用性? 哪一位学生的设计最富有创意? 课后延伸: 教师设疑: 如何将平面设计作品转换成立体作品或者效果图? 需要哪些工具材料?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