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作者简介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代表人物之一。舒曼生性热情敏感,富有民主主义思想。 梦幻曲完成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虽然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这部作品不只是为儿童所写,也是为成人所作,表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 作品形象刻画生动,心理描写逼真,欢快动人,饶有情趣,但也流露出一种因为童年逝去而产生的惆怅感。这其中的第七首《梦幻曲》是全世界妇孺皆知的名曲,经常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 《童年情景》的全部十三首乐曲都有标题,依次分别是: 异国和异国的人民 奇异的故事 捉迷藏 孩子的请求 无比的幸福 重大事件 梦幻曲 炉边 竹马游戏 过分认真 惊吓 孩子入睡 诗人的话 拓展延伸 总的 舒曼 R· Schumann (1810-1856)《梦幻曲》简介 《梦幻曲》是德国作曲家舒曼所作的曲子。《童年情景》之梦幻曲,完成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 在《梦幻曲》中,可以够明显觉察到诗歌般层层递进但又有些微妙变化的律动感。乐曲用单主题三部曲式写成。一般三部曲的第二段,在曲调、性格、节奏上都有所变化,以便前后形成对比。人们对那四个小节旋律既熟悉又喜爱,那些轻盈融情的歌,是每个聆听此曲的人心中的旋律。它叙述着人们儿时的美丽的梦,也抒发着理想世界的温暖、深远与甜蜜。 一支简短的旋律包容了人们对生活、对爱情、对幻想的追求与希冀,也表达人们对已逝去或将来到的美好的梦幻的热望与挚爱。 这支旋律可以响在孩子的摇篮边,也可以在庄严的凯旋行列中奏响,它所具有的高度的概括力和无限宽广的适应性,显示出这个梦幻主题是永恒的,也是不朽的,细腻的音乐表情,丰富的和声语言,引人入胜的表现力,使这首短诗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百听不厌。(
课件网) 大提琴 认识大提琴 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大提琴的魅力 大提琴是弦乐家族中的低音乐器,与小提琴一样都有四条弦,分别是C,G,d,a 五度定弦。 它的音色低沉圆润、温柔浑厚,适于演奏乐队低音声部及重要的节奏音型。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 在弦乐团中,大提琴的位置在指挥的右侧,由于演奏的姿势特殊,很容易认出來。 大提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