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橄榄树》,进一步感受现代电子音乐的魅力。 2、扩大艺术视野,加深对电子音乐的了解,学习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不同的音乐现象。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电声乐队表现音乐的方法。 2、听音乐,配入《橄榄树》歌词。 教材分析 《橄榄树》是台湾故事片《欢颜》的主题歌,作于1971年。歌词以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漂泊经历为依据,流露出历经沧桑之后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原曲由著名歌手齐豫演唱,在港台及内地广为流传。本课所选为改编的电声乐器合奏的轻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常用的电声乐器和电声乐队的组成形式,哪位同学能把这些知识帮助大家复习一下? 二、学习乐曲《橄榄树》 1、播放乐曲《橄榄树》,思考问题:这首乐曲是什么样的情绪? 生:忧伤的、回忆的情感…… 2、再次播放《橄榄树》,思考问题:电声乐队在演奏旋律时选用了哪些乐器的音色?在演奏伴奏时选用了哪些音色? 生:旋律部分选用大提琴、小提琴、双簧管,伴奏部分选用了钢琴、铃铛、架子鼓等音色。 3、《橄榄树》创作背景:《橄榄树》是台湾故事片《欢颜》的主题歌,作于1971年。歌词是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创作的,歌曲由台湾著名歌手齐豫演唱,在港台及内地广为流传。 4、歌词朗诵。 师:歌词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思念故乡、回忆、忧伤…… 师:流露出三毛历经沧桑之后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5、播放《橄榄树》,尝试加入歌词。 6、教师纠正学生演唱不当的地方。 7、跟随音乐再次演唱。 8、播放《橄榄树》原唱,比较歌曲版与乐队版的不同。 生:原唱主要为吉他伴奏,非常质朴,乐队演奏色彩很丰富。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