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15770

菊花台 教案

日期:2025-04-17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203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花台,教案
  • cover
《菊花台》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通俗歌曲《菊花台》的“民族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引导学生用艺术语言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 3、通过欣赏,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体会、感受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相融合的魅力。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 【学习准备】 多媒体、钢琴、古筝、葫芦丝。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听葫芦丝和古筝演奏《菊花台》,了解背景 1、聆听演奏:听师生葫芦和古筝合奏,说出音乐的歌曲名称。 2、背景介绍:学生介绍歌曲《菊花台》背景资料,具体内容有:词曲作者相关资料、歌曲意境、歌曲创造背景。 3、教师总结:《菊花台》确实是一首很有韵味很独特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的魅力吧!二、分析与欣赏———多角度感受歌曲《菊花台》 1、初听歌曲:了解“中国风概念”。 (1)看视频(电影片段),听《菊花台》,说出本首歌曲与其它流行歌曲的区别?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曲风是“中国风”。 (2)看有关“中国风”的概念: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相结合的独特乐种。 2、分析歌曲:了解“五声调式”,感受歌曲的情绪。 (1)学生再听歌曲,说出歌曲可以分为几段体,并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情绪,最后说出各段体表达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2)师生同唱旋律,学生指出本首歌曲主要由哪几个音构成。然后教师归纳:由“do、re、mi、sol、la”这5个音构成的调式称作“五声调式”,这首歌曲为宫调式,音乐风格为委婉、细腻的江南小调。 (3)学生再听音乐,并模仿乐器演奏动作,小组讨论:说出这首具有中国风特色的歌曲融入了哪些乐器(大提琴、小提琴、吉他、古筝、琵琶、葫芦丝、鼓等)。 (4)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配器很独特,在中国的曲风里融合了西洋乐器,具有中西合壁的完美效果。整首歌由低沉伤感的大提琴奏响了始章,接着与小提琴融合,歌唱部分用吉他贯穿,古筝与琵琶也配合得恰到好处,尾声处的葫芦丝也奏出了江南小调的特点。这种中西合壁看似冲突的乐器搭配却奏出了如此优美感人的音乐,同时体现了中国风的魅力。 (5)学生全体起立,再次聆听歌曲,正确模仿乐器的演奏动作,并用肢体言深情表达歌曲情感。 3、分析歌词:中国古典素颜韵脚诗。 (1)听教师朗诵小段歌词,思考它象诗还是象词?为什么? (2)教师评价并总结:这在中国古诗中叫做“韵脚诗”。这一点正是中国诗的意中之境。 (3)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全班学生和教师共同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韵脚诗”的美。 4、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特色“中国风”全体起立,加入肢体语言,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师钢琴伴奏。 三、拓展与创新———展现学生个性想象,表达歌曲意境 1、欣赏感悟:越剧版《菊花台》和教师演唱的京剧版《菊花台》。 (1)教师引导:《菊花台》流行以后,许多歌手争相演唱,比如说越剧版的,民歌版的,甚至出现了美声版的《菊花台》。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其实个性才是民族之魂,才是纯粹的中国风!请听教师演唱几句京剧版的菊花台。 (2)欣赏越剧版的《菊花台》(不同的方式能表现出不同的韵味) 2、小组合作: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菊花台》。 (1)教师提示并要求:发挥同学们的个性和想象,小组合作,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可以用不同的演唱方法、加入不同的乐器、肢体语言等。 (2)小组讨论、准备。 (3)小组表演。(其中两组) (4)师生共同评价。(从表现手法、情绪情感、整体感受)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民族音乐的通俗化”与“通俗音乐的民族化”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发挥了同学们的个性,体会到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结合的魅力。希望同学们可以在音乐的海洋中快乐的遨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