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25654

《游击队之歌》 教学设计 (2)

日期:2024-05-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1215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游击队之歌,教学设计
  • cover
《游击队之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制、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2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力状况和对音乐学科学习的情感表现。 2、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对初中的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3、学生存在着鉴赏与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独立思考与发表见解的能力不足等问题。 4、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他们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 3重点难点 1、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并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 3、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游击队歌 一、欣赏引入 (一)、播放影片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游击队歌》。) (二)、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版本的《游击队歌》(合唱)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思考歌曲描述了怎样的一个音乐场景。学生可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 (三)、聆听男声四重唱版本的《游击队歌》。 要求: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一)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二)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 旋律:流畅、轻快———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 速度:轻快———表现:热情、积极。 节奏:4/4xx ∣xx xx x xxx ∣ 音乐特点: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 活动3【讲授】学唱歌曲 1、认识调式、调性(F调和4/4拍的意思) 4/4拍: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 2、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18岁中学毕业后任小学音乐美术教员,后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进行抗日宣传。1941年到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1943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和创作。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作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等。 3、教师范唱《游击队歌》,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节奏特点———弱起节奏。 4、视唱曲谱。(轻声、慢速、划拍视唱) 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唱出来。跟不上的同学可以用啦啦啦来唱 5、 填唱歌词 6、随琴完整演出全曲 7、歌曲处理 师:我们用怎样的演唱力度和速度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 (讨论)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有弹性。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可以稍微强些 活动4【讲授】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