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27337

第4单元 世界音乐之窗——拉丁美洲音乐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210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音乐,单元,世界,之窗,拉丁美洲,教学设计
  • cover
第4单元 世界音乐之窗———拉丁美洲音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通过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拉美土著印第安人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 二、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能力。 三、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明白:音乐艺术的交流中,相互吸收融合是发展音乐的一种重要途径。 2学情分析 很多学生看过甚至接触过拉丁舞,从拉丁舞导入新课,可以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印第安人也很有兴趣,对印第安音乐抱有好奇心。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赏析,了解拉美土著印第安人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 难点:通过赏析,了解拉美土著印第安人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理解拉丁美洲混合型音乐文化的形成。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拉丁美洲的音乐 一、导入 1、拉丁舞音乐图片结合欣赏 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境中,初步理性化地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 2、采用设问与回答的方式导入课题 设问:(1)你听到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2)你看到的画面是什么舞蹈 (3)这种音乐和舞蹈来自哪里 3、请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节奏强烈、热情奔放,是富有感染力的拉丁舞。来自拉丁美洲。 出示课题:世界音乐之窗———拉丁美洲音乐 活动2【活动】新课内容 二、新课 1、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1)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原居住人群 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广大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南美洲四个部分。 原居住人群是印第安人。 (2)本土音乐的主要形式———混合性音乐文化 印第安人的音乐。 黑人音乐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 土生白人、混血人音乐为代表的拉美民间音乐。 (3)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原因: 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广大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南美洲四个部分。古代印第安人曾在这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音乐在当时也得到了较高的发展。玛雅人:器乐、歌唱、舞蹈紧密结合。敲击乐器有水鼓、长豆荚;阿兹台克人:经常使用木鼓、竹笛、海螺、葫芦制成的摇铃;印加人:排箫、竖笛。 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后,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大量欧洲的音乐文化传播到了整个拉丁美洲,同时,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也带来了非洲的音乐艺术。拉丁美洲的文化正是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冲突、渗透、吸收后融合而成的一种崭新的充满生气的具有拉丁美洲特色的音乐文化。 拉丁美洲音乐也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由于混合的类型、层次、成分、成都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十分丰富、多种多样的 音乐风格。如今拉丁美洲音乐正以其色彩的丰富、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它那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使世人为之瞩目。 2、归纳: (1)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 (2)拉美音乐具有印第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相混合的特点。 活动3【讲授】《鹰》赏析 三、 1、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 大江的涌潮、森林的早晨、飞逝的雄鹰 2、学生选择,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出示乐曲标题《鹰》,简介乐曲背景。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4、设问:演奏乐器音色如何 音乐节奏如何 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古朴;节奏平稳;苍茫、悠远、神秘 芦笛的音色及演奏技巧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小调色彩和速度的变化使音乐的情绪由悼念转为歌颂和热爱。 5、出示乐器图片与中国排箫图片对比 6、印第安人的其它部分乐器 活动4【讲授】《飞逝的雄鹰》 四、土著印第安人的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