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32409

歌曲《七子之歌》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203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歌曲,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 cover
歌曲《七子之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在理解歌词、旋律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 在演唱跳动较大的旋律时,控制好音准和声音。 3、 在歌曲的情感体验、表达过程中,与政治、历史、地理等横向学科协同教学,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4、 在艺术处理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创作的组诗之一。“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地方)。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七处“失地”比作远离祖国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的口吻哭诉了失地———澳门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学生基础分析:这首歌曲的历史创作背景以及旋律等方面对于山区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普遍不感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表现歌曲内涵及情感。 教学难点:在分组活动中与他人友好相处交流合作。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音画同步法”引导欣赏 1、欣赏交响乐《1997·天地人》序曲。 2、思考:乐曲表现了什么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乐曲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情感描绘的意境 3、议论:曲作者用那庄严的钟声、美妙的歌声和乐声谱写一曲中华儿女的爱国心声。作品形象再现“1997香港回归”交接仪式那神圣、令人难忘的时刻。乐曲不但唤起我们对往日的记忆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乐曲还唤起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与深深的爱国情。 4、师:《1997·天地人》序曲让我们再次认识: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它具有再现生活、表达情感的功能,它还能通过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人、影响人,所以,作者常利用乐曲表现生活感受,抒发情感。从人的审美能力发展看,认识音乐所具有的表现功能是不够的,我们还应通过作品,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他们对情感的表达。那么,请大爱与我一起再欣赏两首同风格、同题材的作品。 二、比较欣赏 1、拖放歌曲《东方之珠》、《七子之歌》。 2、引导讨论:听过这两首歌曲吗 歌曲的曲名分别代表我国哪两个地方的地名 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们所处的位置 (直接在课件上点击寻找)你了解这两个地方的历史吗 能简要地谈谈吗 (在学生谈的基础上,教师补充介绍作者与创作背景。) 3、歌曲比较: (1)会唱这两首歌曲吗/(引导学生跟琴哼唱这两首歌曲,并思考问题。) (2)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曲作者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你的体会从哪而来 (3)师根据生讨论结果引导探索,强化对旋律、节奏、力度、色彩、歌词等作用的理解。 如:A、舒缓的旋律与跳进旋律的对比;B、三连音、休止符应用;C、歌曲十度音高跳动形成力度、色彩的对比;D、歌词含蓄与直白的对比。这些体会从听、唱歌谱的对比中得来的。 (展示课件歌单)要求学生边听师演唱,边画出歌曲的旋律线,并通过旋律乐句的演唱对比,体验旋律不同的组织形式对音乐力度、色彩构成的影响,进而体会歌曲的情绪的变化。用添加“三连音”、“休止符”朗读歌词的对比体验方法,认识“三连音”、“休止符”在歌曲的情感表达中的作用。体会歌词、节奏、旋律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 三、歌曲演唱处理 师:根据前面的歌曲分析与探讨,加深我们对旋律、节奏、力度、色彩、歌词等音乐要素的作品情感表达中作用的认识。针对《七子之歌———澳门》内涵的思想感情,请学生思考用哪些演唱处理方法,能更好体现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迫切心情。 1、思考:歌曲中多次出现对“母亲……”的呼唤,其心情是否一样,如何体现这一次比一次更强烈的愿望。(提示注意:力度强弱变化时“度”的把握,最后的呼唤“母亲……”加渐强渐弱的对比,以及演唱形式的变化处理。) 2、根据歌曲原有的要求进行歌曲处理。 3、根据学生设想,进行演唱处理方案的交流与最佳演唱处理方案的选择、应用。 四、总结 通过主题性歌曲的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