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32496

《沙家浜》教案

日期:2025-04-0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209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沙家浜,教案
  • cover
《沙家浜》 课标分析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初步走进我国国粹———京剧的殿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参与感受体验的过程中,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 教材分析 沙家浜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京剧《沙家浜》不但是全国的样板戏,更是我们家乡的民族艺术。作为沙家浜的后代,更应该学习演唱,弘扬、传承民族音乐,将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但京剧又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在一节课中要把它讲得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而且理论知识讲多了,学生也会觉得乏味,课堂也很难能生动活泼起来。因此,本课选取了京剧《沙家浜》中的几个经典片断作为切入点,为学生学习京剧基本知识做好铺垫,让学生走近京剧,了解京剧,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并让学生在追溯沙家浜革命历史风云中体会沙家浜人勤劳质朴、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的热情。 学生分析 初中生的戏曲能力相对较为薄弱,京剧欣赏面较为狭窄,大部分只是喜爱流行音乐,对于我国的传统戏曲,尤其是京剧知识了解甚少,缺乏一定的兴趣,且这个年龄的很多学生处于变声期,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唱京剧,须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等要求,在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聆听京剧、感受京剧、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戏曲知识。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对京剧产生兴趣,有积极学习了解表现的愿望,增强对中国民族艺术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的热情。 过程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和聆听以及参与演唱,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京剧,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概要的学习了解京剧的行当、唱腔板式以及现代京剧等基本知识,能够判断京剧的行当和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特征。 教学重、难点 京剧唱腔的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随《沙家浜》的音乐进入教室。 2、(多媒体定格在“沙家浜”的图片上)老师引导学生。 3、提问唱词里描绘的是什么地方?(沙家浜)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家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沙家浜》,请同学讲一下京剧《沙家浜》的故事情节。 三、新课教学 1、了解京剧《沙家浜》。 (1)找出其中的戏剧人物,他们的身份各自是什么?你会唱哪个人物的唱段? 正面: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反面人物:胡传魁、刁德一。 (2)学生依次对各人物进行演绎(介绍京剧行当、唱腔特点和性格特征)。 ①谁能唱一唱他们的唱段(学生演绎,从中穿插以下问题)。 ②师:我们知道京剧分成四大行当,谁知道是哪四大行当? 生:生、旦、净、丑。 ③师:那这些人物分别是京剧角色行当的哪一类呢?(这里可以简单介绍现代京剧) 生:(通过对每一个人物唱段演绎得出结论)。 ④师:通过大家对各个人物的演唱可以发现这几个人物的唱腔多采用的是什么唱腔特点? 生:西皮唱腔。 ⑤师:那他们所运用到的板式有哪些呢? 生:摇板、二六、流水、导板。 ⑥师:(播放《沙家浜》选段的音乐),接下来这个唱段又属于哪种板式呢? 生:领唱的是导板,齐唱部分用的是快板。 ⑦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 2、拓展探究 (1)简单介绍此曲故事:表现了以阿庆嫂为代表的沙家浜群众善待伤员战士,军民一家亲。 (2)音频欣赏(要求注意速度,过门,唱腔,强弱),分段欣赏。 (3)分析此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