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79150

第2课 瞬间的精彩 教学设计 (2)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06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课,间的,精彩,教学设计
  • cover
第2课 瞬间的精彩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摄影能通过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来构图,传达感情与意图,反映生活;掌握摄影取景构图的特点,开阔眼界,丰富拍摄内容。了解摄影构图的瞬间性特征。 2.过程与方法:欣赏、讨论、操作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主动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学会观察。 2学情分析 此课是从欣赏的感性认识过渡到学习取景构图知识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教材的内容包括4个小节:1.拍摄对象、内容的丰富多样和摄影作品的兴趣中心。2.画幅形式与画面取舍。3.点、线、面的构成形式。4.图片的层次感、空间感。学生尽管平常使用手机拍摄的机会很多,但好片儿率却不高,为了更好出现号作品,增加他们的生活趣味性,故安排此课。 3重点难点 1.重点:欣赏摄影作品,感受精彩瞬间,培养对摄影的兴趣。 2.难点:掌握摄影取景构图的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活动导入 播放音乐和图片 (运动会音乐照片等),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2【讲授】知识引领 欣赏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重点引导构图和突出主题) 牢记 构图这三大要素 : 简洁、明了、紧密. 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的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凡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违背这个原则的,看起来就不舒服。均衡与对称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平均虽是稳定的,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以构图最忌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对称能使画面有庄严,肃穆,和谐的感觉。比如,我国古代的建筑就是对称的典范,但对称与均衡比较而言,均衡的变化比对称要大得多。因此,对称虽是构图的重要原则,但在实际运用中机会比较少,运用多了就有千篇一律的感觉。 在构图中最讲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构图和三七律构图的方式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构图法,也有叫做为永衡的三角构图法,这些都是指均衡而言。 什么是“品”字形构图 就是在画面上同时出现三个物体的时候,不能把它们等距离放在一条线上,而应使其呈现三角形状,像个品字。只要留意,这种三角在自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山就是由无数的三角形构成,上下交错,井然有序,犹如一个巨大的品字状或三角形,具有强烈的排列韵味。 什么是“三七律”构图 就是画面的比例分配三七开。若是竖画面,上面占三分,下面占七分,或上面占七分,下面占三分;若是横构图画面,右面占三分,左面占七分,或是右面占七分,左面占三分。在中国画界中这种三七开构图的布局被称为是最佳的构图布局比例关系。所谓最佳,并不是单一,或唯一,在特殊情况下,根据题材的需要,也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本来艺术就讲究的是有法而无定法。总之,就是为了整个画面而考虑,去应用。 对于摄影师而言。如能把均衡与对比运用自如了,也就算掌握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领了。 2、关于对比 对比的巧妙,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 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是把它们同类相并,可以得出: 一是形状的对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细。 二是色彩的对比。如:深与浅,冷与暖,明与暗,黑与白。 三是灰与灰的对比。如:深与浅,明与暗等。 在一副作品中,可以运用单一的对比,也可同时运用各种对比,对比的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牵强附会,更不能喧宾夺主。 3、关于视点 视点构图,是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中心点上。视点是透视学上的名称,也叫灭点。 要把视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