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90307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213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 cover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成都市大弯至佳实验学校 黄聪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 2、理解文章中重点文言词汇。 3、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4、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相融合的写法,感悟作者简洁的语言特点。 重点: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情景交融的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格魅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古诗词中有关月亮的诗句,营造气氛,从而引出本文。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是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他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东坡志林》。 初读 正字音 晓节奏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读音重要的字词。 遂(suì) 寝(qǐn) 藻(zǎo) 荇(xìng) 找出朗读节奏需要停顿的句子,并做示范朗读,师生予以点评。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多媒体展示节奏划分明确的课文,学生齐读。 四、再读 通文意 晓内容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再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文言词汇。 (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 (3)月色入户:(门) (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5)怀民亦未寝:(睡) (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罢了) 2、学生讨论并交流找出的重要词汇。 3、学生翻译各句意思,师生共同点评。 五、品读 悟情感 析人格 1、学生选取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先在组内品读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2、自由发言,展示自己体会深刻的句子,并说说原因。 3、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出示板书。 六、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乐观豁达的人格 闲人 贬谪的悲凉 失意的落寞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