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04384

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课件+课时跟踪训练):第32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份)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10340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循环,物质,流动,能量,生态系统,2018年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课时跟踪训练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2,4,5,8,10,11,12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9 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3 4.综合考查 7,13,14 基础过关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羊吃草,草中能量都流入羊体内 B.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C.通过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D.生态系统稳定时没有能量的输入,只有能量输出 解析:羊吃草,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的能量就进入分解者体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通过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生态系统稳定时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动态平衡。 2.人们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的( A ) A.能量与营养级的关系 B.能量与个体数量的关系 C.能量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的关系 解析:能量金字塔是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成图,形成的一个金字塔图形。所以能量金字塔可用来说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与营养级的关系。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C.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完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解析: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CO2的主要来源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 4.下表是对能量从植物传递到鳞翅目幼虫(植食性)的定量分析。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 项目 被鳞翅目幼虫吃掉的植物 鳞翅目幼虫粪便含有的能量 鳞翅目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 用于鳞翅目幼虫生长的能量 能量(J) 419 209.5 146.6 62.9 A.从植物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是419 J B.食物中的能量只有约15%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 C.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第一营养级至少需同化1 047.5 J的能量 解析:鳞翅目幼虫从植物摄入的能量包括同化量和粪便量,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分析图表,鳞翅目幼虫的摄入量为419 J,同化量为419-209.5=209.5(J);用于自身生长的能量为62.9/419×100%≈15%;呼吸消耗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所以至少需要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419-209.5)/20%=1 047.5(J)。 5.(2016·湖南长沙联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 250 kJ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解析:能量流动是从甲(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75+200+875=1 250(kJ);乙的同化量为200 kJ,丙的同化量为30 kJ,因此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30/200×100%=15%;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6.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 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 处理 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