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31627

湘教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2﹡ 扫大街的父亲教案

日期:2024-06-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244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街
  • cover
22﹡ 扫大街的父亲 【教学目标】 1.认读“兮、歧、避、嘲、趟”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受亲情。 3.培养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具学具】PPT课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谚语导入: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是什么意思? 学生理解、 儿不嫌母丑,也不嫌父丑,可是,讲是这样讲,要做到就不容易了。今天我们来看一则这样的小故事。 二、整体感知。 1、大家默看课文,我给大家计时,看看谁的速度最快。但是看完以后,我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能够复述一下主要情节。另外注意一下那5个生字的读音。 2、学生复述课文。 老师再次总结复述方法。扣住几件事来讲就行了。 3、那么,课文讲的有几件事呢? A、 我不肯住父亲的工具房; B、我不想让同学知道父亲在学校门前扫地; C、 我不想要父亲开家长。 D、 我向同学介绍父亲。 三、感受父爱。 1、故事看完了,那你们觉得“我”做得对不对啊? 七嘴八舌发言。有人说作者自私,有人说作者爱慕虚荣,有人说他太担心同学了嘲笑了,其实同学不会笑他。 师总结:我们看出来了,这个孩子前面几件事多做得不对,你们都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你们说得太好了。 “儿不嫌母丑”其实呀,这个孩子就是有的嫌弃自己的父亲是扫大街的。 2、那为什么这个孩子又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呢? A:生讨论. B:师总结原因: 他是在父爱的感召下改正的,因为这个父亲是在是太好了,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个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发言: 父亲默默无闻,很平凡但是很深情地爱着儿子。 省吃俭用给儿子寄宿费, 知道儿子怕同学发现他扫大街就提早扫好大街, 儿子不让参加家长,但是还是止不住对儿子的爱在风雪里趴在窗户里看 板书:父爱如山、父爱如海 4、作者在感受父爱的时候流泪了两次,大家找出来,说说这两次泪为什么而流啊? 生发言 师小结:第一次,作者知道自己伤到了父亲,但是为了自己的所谓面子,让父亲难过,他也是不愿意的。说明这个孩子还是有良心的,懂得爱的。 第二次,我终于被父亲感动,觉得有一个这样的父亲并不丢人,骄傲地把父亲介绍给自己的同学老师。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可见,世界有时候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坏,师生都是懂得爱的。 四、感受写作特点。 1、刚才同学们了解了这个扫大街的父亲对儿子爱得如此深沉,大家都很感动。可是,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让你感动的呢?大家找出那些感人的文字来品味一下,还可以在那些文字旁边批注一下。 2、学生读书、批注。 3、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显示: 语言描写:这是学费和寄宿费,你快到学校去交了吧。 外貌描写:父亲那灰黑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 神态描写:父亲背过脸去,一声不吭地坐在床上 动作描写:天啊,我那扫大街的父亲正站在教室外貌,纹丝不动地听着老师和家长的谈话….. 重点体会词语:要指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 “一声不吭”:体会父亲的难过,对儿子的包容,父爱如海一样辽阔无边; “纹丝不动”:体会父爱的执着、对儿子的深情,父爱如一样山岿然不动。 4、小结:父亲的爱就是从这一一点一滴的小事,通过父亲语言、神态、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的,细节见真情,这样的父亲才有血有肉,才丰满而不空洞。 五、拓展练笔。 看到别人写父亲,写父爱,你有没有心里痒痒呢?那么,我们也来写个小片段吧? 要求:写一个你和父亲的小片段,要表现父亲的爱。 1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2、分享片段。 六、在《父亲》的歌声里下课。 【板书设计】 22﹡扫大街的父亲 交学费、寄宿费 父亲 提早扫净马路 “这是我爹” 旁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