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89134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八单元经典原文 《天工开物》两则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2136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经典,选修,2017-2018,单元,版含,Word
  • cover
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经典原文8 《天工开物》两则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曾经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中国在古代文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医药学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曾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更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让我们走进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技术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来探究一番吧! 美字体 天 工 神 工 不 朽 是 人 工 , 开 物 造 物 传 世 乃 人 物 。 赏美文 宋应星断想我们先看一下宋应星的简历。宋应星,万历四十三年他28岁,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稍后,他又出任福建汀州推官、亳州知府,大约在清顺治年间去世。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他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刻的同情,对官府压榨人民深为不满。他除著《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目前,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成为世界科学经典著作在各国流传,并受到高度评价。如法国的儒莲把《天工开物》称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的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从这段简短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宋老先生其实也是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他前半生美好的时光,全部用在了科举考试上,28岁中举后,先后五次进京会试不第,才改弦易辙,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他抛弃书生意气,深入生产生活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把科学研究的成果写入书中。中国波澜壮阔的官场上少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吏,却多出了一个空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科学家。作为现代人,我们可能认为宋应星弃仕从研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在当时,宋应星的选择,却是要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他生活的封建时代,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是官本位、官崇拜的时代。那时的知识分子代代传承、无上崇拜的是“满朝朱子贵,尽是读书人”的理念,是农工医商皆为“雕虫小技”的理念。他当时所承受的压力,不仅是学子的议论、家人的不解,抑或还有整个社会的白眼。令人钦佩的是,在宋应星的手里,终于诞生了一部对中国、对世界影响巨大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宋老先生并没有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最后还是走上了仕途,李自成打亳州时,他才无奈地从亳州知府的位置上挂印而去。做官,宋应星只能算是庸官,上马不能平天下,下马不能抚黎民,乱臣贼子来了,只能弃官而去。但作为一个科学家,宋老先生却是居功至伟、成绩斐然。 【课内挖掘】 “夏种秋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对于《天工开物》上面这段有关水稻种植的知识,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请自选角度,结合实际,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角度] 尊重自然,取法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赢。 【课外运用】 示例: 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要人顺应自然的法则。违背自然法则行事的人类,定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顺应自然,不强求,不贪婪,自然 就会以真挚的笑脸回馈人类。勤劳的中华儿女,曾引来黄河水灌溉出了贺兰山脚下的塞上江南,也曾贯通五河水系开凿纵贯神州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更曾推动滔滔江水带动电力的齿轮,给千家万户送去永恒的光明……合理利用自然法则求得发展,自然愿伸出双手鼎力支持。 自然法则下,人类在发展,自然在进步,人类与自然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