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38472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件

日期:2024-04-3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66816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地理,必修,人口,空间,变化
  • cover
课件58张PPT。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现在深圳市总人口700.9万,其中户籍人口124.9万,外来人口577万,占总人口的82.1%请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 之快的原因是什么?讨论:人口的迁移就是人口的空间移动吗?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空间移位: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 时间限度 :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4、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1、国际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①欧洲人到美洲、大洋洲 ②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①拉丁美洲人到北美和西欧 ②南亚、南欧和非洲人到西亚、北非打工 ③南欧和非洲人到西欧打工 旧大陆 (欧洲、非洲、亚洲) 亚非拉 新大陆 (美洲、大洋洲)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非洲黑人被贩卖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二战前后各大洲人口流向的变化欧洲北美洲拉美大洋州非洲二战前二战后无论是19世纪以前,还是二战之后,始终都是人口迁出地的大洲: ;始终都是人口迁入地的大洲是: ; 拉丁美洲由 人口 变为人口 欧洲则相反。亚洲、非洲北美洲迁入地迁出地材料一 历史上,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人口迁移。西汉时我国北方人口占总人口的2/3,经过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后,南方人口已占到全国的2/3。清末到民国中期迫于生计,河北、山东一带人口“闯关东”迁往东北地区,河南一带人口“走西口”迁往新疆和甘肃等地。 2、国内人口迁移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 大批迁移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意愿性迁移一直比较少。虽然在20世纪50—70年代也有大量的人口迁移活动,但均以行政调动为主,如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以及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活跃,人口迁移中组织性迁移的比重逐渐下降,而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西北东北湖北重庆山东河北湖南广东4、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 请填写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移民支边、战争、 自然灾害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国家政策)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原因)大批有计划 有组织 规模小 频率低流量增大,流动方向发生明显变化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① 中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② 由农村迁往城市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 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3、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 迁出地: 加强与外界社会的联系,缓解人口对环境 的压力。但也造成人才和劳动力外流。迁入地: 有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入,有利于东南沿海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