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64162

高二《滕王阁序》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406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二,滕王阁序,教案
  • cover
课 题:滕 王 阁序并诗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时编号: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2. 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3.理解文中的典故,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 初读课文,掌握骈文断句品韵。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文中的典故。 教学过程:导入 文学故事: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唐摭言》(卷五)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文学常识 1.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2.“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本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3. 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唐与“古文”相对称为“骈文”。又因它通篇四、六字句,亦称“四六文”。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A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B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C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二、朗读与预习: 学习方法点播,断句品韵: A 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二二式”。 B 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三三式”; (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 “一五式”;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二二二式”;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二四式”;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一二三式”。 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三四式”;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二一四式”;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三二式”; (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 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E 六四对六四: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 F 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G 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H 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 三、讲读课文第一段:字音 棨戟qǐjǐ   懿范yì 襜帷chānwéi  笺jiān 翼轸yìzhěn   襟jīn 三江2. 文言文知识梳理 (1)豫章故郡 故:旧 (2)地接衡庐 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