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71916

数学二年级下青岛版六三制第一单元 野营--有余数的除法 同步教案

日期:2024-05-1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0951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数学,野营,同步,除法,余数,单元
  • cover
第一单元 野营--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在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中第一次初步认识除法竖式后,对除法竖式的第二次学习,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余数与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安排了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野营活动中几个小朋友分食品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关平均分的问题,从而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教材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得出算式及分的结果。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些小朋友参加野营活动的几个镜头,通过提出一些有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学习用竖式的方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学会用竖式进行计算。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摆一摆、分一分、写一写、画一画等各种操作中,认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3、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知道余数比除数小。 4、熟练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关系。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进行教学。 本单元属于计算教学,相对比较枯燥,所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尤为重要。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有体验的情境中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2、注重动手操作,丰富直观表象。 动手操作是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直观感受,很难形成清晰的概念,尤其会对后续学习笔算除法造成困难。动手操作包括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圈一圈,涂一涂等活动。所以注重动手操作、直观演示等活动在本单元就显得尤为重要。 3、引导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本单元中,从情境的创设到练习的设计,都非常注重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时,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些素材,使学生体会到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必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同时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尊重学生差异,逐步提高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能力。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计算水平不能做统一要求。教学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允许他们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迎头赶上。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5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写法和读法 1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1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1 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 1 合计 5 1 分食品———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和第3页,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提示 本课内容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虽然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以及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本课创设了孩子们参加野营活动分食物的情境。在这一具体生动的情境中,通过解决“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这一类问题,把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