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00710

13 将相和教案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90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将相,教案
  • cover
13、将相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二、学生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理念 1、本课文长容量大,为避免繁琐教学,面面具到,这节课围绕主人公的活动为中心,通过对主人公的动作、语言的描写内容进行读、思,去理解内容,体会人物思想。   2、读在语文教学中是目地,是手段,是途径。本节课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体会。在这里有学生的默读、个人朗读、集体齐读;有理解性的悟读,有表达性的展读。   3、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提问可以帮学生更好读书,学会提问也是学习课文的方法之一。在这节课里,分别在两个故事的学习中让学生提问,再引导学生讨论,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感受人物思想。 五、教学资源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将相和》中秦王竟然愿用15座城市来向赵国换取一块“和氏璧”。这是个什么样的宝贝呢?据古书《韩非子》记载:战国时期,楚国有个人名叫卞和。他从荆山脚下带着一块美玉赶往京城,去见楚厉王。厉王把卞和献的美玉放在手上看了又看,看不出什么名堂,以为是卞和拿块普通的石头捉弄他,一气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后来,武王做了国君后,卞和再度入宫献玉。武王也以为卞和以假充真,一怒之下,砍掉了他的右脚。直到楚文王继位后,知晓了卞和两度献玉失掉双脚的事,特意把他召进京城,并将玉石拿在手里仔细琢磨,终于发现是一块熠熠发光的灵玉。文王对卞和的一片忠诚十分感动,不仅收下宝玉,而且将它命名为“和氏璧”。到了楚威王时,他将和氏璧赐给一位有功的丞相,谁知相府被盗,结果宝玉被卖到了赵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得到了这块“和氏璧”,并令丞相李斯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字,从此这玉便成了皇帝的宝印、皇权的象征,也成为后来夺取皇位的必争之物。“和氏璧”的学名叫“绿松石”,呈淡绿色,晶莹透明,星夜里还会发出淡绿的光亮,因而又称“夜光璧”,它是一块十分珍稀名贵的宝石。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