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16154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致女儿的信》教学实录

日期:2025-10-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342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致女儿的信
  • cover
《致女儿的信》教学实录 摄像师给我示意可以开始上课了。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好,咱们上课!” 随着值日生朱雅兰一声响亮的“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我审慎地鞠了一躬:“同学们好!” 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 “谢谢!请坐!”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给女儿的信》(我一边说一边转身板书:“给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从学生的阅读程序来说,他们接触一篇新文章首先克服字词障碍。本来,我当然可以给学生列一些可能不认识的字,但我想,我以为他们不认识的字,他们就不认识吗?恐怕不一定。而且,我以为他们认识的字,恐怕他们也不一定能够认识。再说,这个同学不认识的字,可能那个同学不一定不认识。反之亦然。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自己说,他们在阅读中遇到过那些不认识的字。 于是我又说:“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黄泳第一个举手:“我查过‘抔’。” 我问:“在课文什么地方?要说清楚。” “在课后练习里,‘读读写写’的第三个字。”她说。 “哦,在这儿,读什么?”我问她。 黄泳说:“pou” “读几声?” “二声。” “很好!”我又问全班同学,“同样是这个字,查过的举手。” 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我笑了:“呵呵,不少呀!哪些同学在没有读这篇文章之前就认识这个字?” 无人举手。 “哦,没有。”我说,“那么,你们还查过哪些字呢?” 依然无人举手。 “没有啊?”我说,“这就是说本文的字你们都认识了?好,那李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李老师有点疑惑要问大家――看第15自然段第四行。我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经盖起一……’,后面这个字读什么?” 有同学举手了,我说:“别举手!我抽一个同学起来读――请余鑫同学来读。” 余鑫站了起来,很自信地读:“dòng” 我说:“很遗憾你读错了,这个字应该读zhuang。一‘幢’!我知道你以为自己能够读正确而没有去查。那么有没有一个dòng字呢,有的,但是写法不一样。”21cnjy.com 有同学插嘴:“那是一个木字旁,再加一个东。” 我点点头:“对!我们四川人很容易把一‘幢’读成一‘栋’!以后可别读错了。李老师还有一个字要考大家,第八段第二行‘在他们目光接触的……’” 有同学忍不住小声读了出来。 我赶紧制止:“不要说!我请马雯婕读。” 马雯婕读:“刹(cha)那间。” 我问:“她读对了没有?” 郑毓秀急切地站起来说:“应该读sha!” 更多的同学说:“应该读cha!” “对!应该读cha!”我肯定地说。 看着有点不好意思的郑毓秀,我接着说:“不过,郑毓秀虽然读错了,但通过这么一纠正,你印象就比较深对不对?我问大家,这个字有没有读sha的时候?” 同学们说:“有!” 我说:“对,这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刹车’的‘刹’便读sha。但在这儿读‘刹(cha)那间’。还有没有其他的字?没有了啊?一会儿我说不定还要考你们的,呵呵。我要强调的是,查字词时我们往往容易去查那些没见过的字,而我们经常所见的字读错了却不知道。” 字词解决了,应该正式进入课文了,我一直坚持认为,对一篇课文的阅读应该从学生开始,而不是从教师开始。如果从教师开始,就应该是教师提出什么重点什么问题或者展示什么多媒体课件,无论这些问题或课件设计得多么好,这一切都是着眼于教师怎么“教”!而在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