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219

烟台的海 3_2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251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烟台
  • cover
21世纪教育网 助您教考全无忧 3.烟台的海 整体设计构思: 这一篇课文很长,语言也很美,要求全部会背,并且是在三课时完成这些任务。即在这三课时中,完成以下任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 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5.能正确默写本课的生字新词,完成本课所涉及的作业。 在三课时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我们有很精简有效的教学设计,每一步设计都要求实在, 到位,有针对性的引导。当然也不能就死死地围绕目标,很机械地让学生去读,去读,还得想办法让学生能从读书中感受到乐趣,让我们的每一步设计对他们有一定的吸引能力,让文本自动地流入他们的心灵。 围绕这些,我就试着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 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2.能初步地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感受四季不同的景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指导板书课题。 2.指题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烟台的海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四个季节 的景象都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共同再走入烟台,走入烟台的四季,看看每个季节的海 各有什么特点,每个季节的人们又是如何面对这海的。 二、自主朗读,整体感知 1.小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 在每个季节中,海都有什么特点,人们又是如何去面对的? (在读的时候围绕问题,可以在书上作些标记。) 2.师生交流: 冬天-巨浪排岸-观赏 春天-微波泛起-播种 夏天-凉爽恬静-休息 秋天-湛蓝凉意-收获 (根据学生的概括,尽可能用书上的词语) 3.总结。 教师按板书,再引导学生再现一下四季的海。 三、深入品读,再现场面 (一)深入品读第二节 1.大家知道,冬天烟台的海是――(生齐答),而人们却是――(生答)。现在,我们就 用我们入情入境的朗读,把自己带入到烟台,去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它。 2.放声朗读,边读边想,边读边看,边读边感受。 3.指名读,指导读 针对学生读不到位的地方可以暂停下来进行指导一番: A.表现“气势”时,也不能用声嘶力竭的声音去喊。 B.教师注意充分用手势来引读。 4.示意学生按刚刚的指导,再来深入品读一番。 5.重点品读:出示- “小山似的涌浪……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A.自由读读这儿,看能不能把这巨浪折岸的场面给映在自己的脑中,不看书就能说出 来。(让学生自由反复读) B.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C.指名不看书“读”(也即背)。 6.这样的场面真是太吓人了,可是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示意生接着往下说),还有的不顾被――(示意学生说)。 (二)深入品读其他三季 1.总结引入,刚刚大家读得很投入,大家是把这些文字,全都变成了真实鲜明的图象印 在自己的脑中,所以大家在读的时候,脑中就会很自然地浮现那一幅幅很动人的景象。 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