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24138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日期:2024-06-1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1586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天津市,学年,化学,联考,期中,学期
  • cover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I 35.5 Fe 56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题20个小题,每题3分,每題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60分 1.2011年日本福岛一核电站发生爆炸,释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下列图标警示的是放射性物品的是 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 B.四氯化碳和水 C.汽油和植物油 D.碘和四氯化碳 3.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4.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酒精灯打翻在桌上失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等于 C.铁的摩尔质量就是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D.氧的摩尔质量为32g/mo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氧化剂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C.某物质的元素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 离子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但离子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在标况下,l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L C.25℃和101kP的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4.5L/mol D.22.4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一定大于11.2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 8.飞船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其中高氯酸铵的反应为 2NH4ClO4=== N2↑+Cl2↑+2O2↑+4H2O。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能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飞船飞行 C.铝粉的作用是点燃时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 D.在反应中NH4ClO4只作氧化剂 9.根据中学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属于非电解质 B.实验测定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实验测定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10.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K+、Mg2+、Cl-、SO42-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K+、Al3+、Cl-、NO3- C.含有0.1mol/LCa2+的溶液中:Na+、K+、CO32-、Cl- D.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MnO4-、K+、SO42-、Na+ 11.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 + 3C1O- + 4OH- = 2RO4n- +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A.+3 B.+4 C.+5 D.+6 12.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时,应多加水尽量使溶液稀些,防止食盐溶解不完全 B.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将制得的NaCl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13.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A.铝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析出:Al+Ag+=Al3++Ag 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2++SO42-=BaSO4↓ C.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无明显现象:Cu(OH)2+2H+=Cu2++2H2O D.碳酸钡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