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50108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二)-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8253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七年级,原卷,试卷,单元,历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能力提升卷】 建议用时:40分钟 姓名:_____班级:_____成绩_____ 一、选择题 1.列表格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阅读下列表格,其内容所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哪一方面的史实( ) A.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B. 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C. 北人南迁的原因 D. 淝水之战的背景 2.好多来自江南的同学为家乡经济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下列关于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取得成就的原因,哪个是不正确的( ) A. 南方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 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C. 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D. 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 3.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 A. 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4.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段词描述了我国古代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是( ) A. 曹操军队与袁绍军队 B. 曹操军队与孙刘联军 C. 孙权军队与刘备军队 D. 曹操军队与刘备军队 5.“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场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长平之战 6.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230年,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今台湾,首次加强了海峡两岸的交流。台湾在三国时被称为( ) A. 台湾 B. 夷洲 C. 流求 D. 琉球 7.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放了《易中天品三国》后,引起了巨大反响。易中天所品渎的“三国”是( ) A. 夏、商、周 B. 宋、元、明 C. 元、明、清 D. 魏、蜀、吴 8.《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以下哪一著名战役与上述故事有关( ) A. 城濮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9.下图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官渡之战”的纪念金币。下列有关官渡之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生在三国时期 B. 袁绍战死 C. 发生在公元前200年 D. 曹军火烧袁军粮草 10.小美想写北魏题材的小论文,拟了以下几个题目,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北魏统一了全国》 B. 《胡人汉服与汉人胡食》 C. 《平城到洛阳》 D. 《人口迁徙与民族交融》 11.采取“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等改革措施的是( ) A. 商鞅 B. 汉武帝 C. 北魏孝文帝 D. 元世祖 12.东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陆续内迁,这些内迁的游牧民族不包括( ) A. 匈奴 B. 藏族 C. 氐 D. 羯 1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点是( ) A. 澄清吏治 B. 提倡汉化 C. 发展经济 D. 中央集权 14.“不惧险阻迁洛阳,力主改革学汉化,汉语汉服皆登场,改姓联姻礼孝扬。”这首歌谣颂扬的是( ) 15.下列图片是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砖画,它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北方民族交融 B. 江南经济开发 C. 中外之间交往 D. 北方政权分立 16.如下表所示,这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 鲜卑族姓 汉族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独孤 刘 A. 改官制 B. 禁胡服 C. 通婚姻 D. 改姓氏 17.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有( ) ①匈奴 ②鲜卑 ③氐 ④羯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下列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 A.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B. 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C. 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D. 内迁各族的食物、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