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66274

第14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导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5次 大小:1269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4课,中华民族,到了,危险,时候,导学案
  • cover
第14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学习目标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了解此后中国开始了十四年的抗战。 2.了解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学 案 点 案 【导入新课】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次日攻占沈阳,并相继占领东三省。随后华北亦告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西安事变为什么会发生?意义何在? 【基础部分】 一、九一八事变 1.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了_____。 2.蒋介石态度:但蒋介石采取_____政策,使得东北三省很快沦于是敌手。 3.抗日:部分东军爱国官兵奋起抗日,东北人民组织起_____,抵抗日军的侵略。 4.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_____的起点,揭开了_____的序幕。 二、一二九运动 1.背景:1935年,日军制造_____,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2.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北平学生掀起抗日救亡的_____,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_____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1.时间:_____年12月12日。2.发动者:_____和_____。 3.目的:_____。 4.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留蒋介石,进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 5.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从_____出发,主张和平解决。_____等到西安调停,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_____、_____的主张。 6.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_____,它标志着_____初步形成。 【要点部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请回答:(1)密电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爆发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战进入了什么阶段? (2)密电反映了蒋介石怎样的态度?导致了什么后果? (3)蒋介石密电内容是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吗?其实质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据材料一指出,为解决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中国共产党从这个出发点考虑的依据是什么? 【拓展部分】 1.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今早知道昨夜十点,日本军队袭攻沈阳,占领全城。中国军队不曾抵抗。午刻见《晨报》号外,证实此事。此事之来,久在意中。八月初与在君都顾虑到此一着。中日战后,至今快四十年了,依然是这个国家,事事落在人后,怎得不受人侵略! ———《胡适日记全编》 请回答:(1)胡适日记所记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日记中的“中日战后”指哪场战争后?战争对中国的危害是什么? (3)作者认为中国遭受侵略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激昂。于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乃前方之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立谋妥协。……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嗾使警察,枪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孰忍出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