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 有条不紊理文件 教材分析:本课是建立在前面课中创建文件夹的基础上,讲授如何将个人的文件进行分类存放。在“我的文档”中把音乐和视频文件复制到D盘“音乐”和“视频”文件夹里,把个人的绘画作品和图片移动到D盘“图像”文件夹中,通过复制和移动操作学会整理自己的文件。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学过了“画图”软件,接触过“复制”、“粘贴”的操作,学生通过回忆,对此操作并不陌生。通过生活中物品的整理,迁移到计算机中也需要对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孩子比较容易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连续和不连续文件的选定方法。(2)掌握文件的移动、复制方法。(3)掌握文件的删除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文件进行分类操作达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2)通过整理文件夹,亲身体验分类的好处,养成良好的信息管理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管理习惯。(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如整理房间、物品分类摆放等。教学重点:(1)选定连续和不连续文件的方法。(2)文件的移动和复制。(3)文件的删除和恢复删除。教学难点:(1)选定连续和不连续文件的方法。(2)文件的移动和复制。设计思想:四年级的孩子们在整理自己个人物品方面或多或少都有所欠缺,本节课的设计围绕生活 中的物品摆放与整理为主线,引导孩子们生活中要学会分类整理摆放自己的物品,在计算机的世界里也要学会整理文件。本节课采用迁移融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法,通过课件中“整理物品”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在计算机中移动文件也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自学课本,结合教师讲解掌握本课内容。课 时: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教师:请同学们帮助图中的物品分别找到自己的家(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拖动演示)。2.询问学生有什么想说的(指名学 生回答)。3.教师总结:生活中将物品分类摆放,可以很快找到它,同时也会使空间变得整齐有序。我们的计算机中也存放了许多文件,为了方便查找和使用,实现文件的分类存储,它们也想找到自己的家,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文件。揭示课题:有条不紊理文件。 1.拖动物 品到自己的家。2.讨论对物品整理后的感受。3.师生谈话,总结。 通过设计一个小 活动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将杂乱的房间变得干净整齐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对计算机中的文件也进行整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习新知1.复制文件(1)教师出示学习任务单【一】任务:请将“我的文档”文件夹中 的音乐文件复制到D盘音乐文件夹中。(2)学生尝试复制文件,教师巡视辅导。(3)教师:同学们很善于学习,有的询问同学,有的在阅读课本,积极尝试操作,现在老师要请一位同学现场演示一下。(4)教师总结:在复制文件时,要 先选定文件,选定文件可以用多种方法。教师讲解演示。(5)教师出示学习任务单【二】任务:将“我的文档”文件夹中指定的视频文件复制到D盘视频文件夹中(教师选择连续排列的几个文件)。(6)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辅导。(7)教师总结。 1.学生仔细阅读学习任 务单要求。2.学生自学课本,动手尝试复制文件。3.学生上台演示操作。4.学生认真聆听教师总 结。5.学生仔细阅读学习任务单二的要求。6.学生操作。7.学生认 真聆听教师总 结。 通过学习任务单下发,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阅读课本,同学互助,都可以解决复制文件这一问题。 通过自己的初步尝试后,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让学生更加明确操作步骤。 在掌握复制、粘贴的菜单命令后,教师出示任务单二,要求学生探究利用复制、粘贴的快捷键进 行文件的复制。教 师的总结达到提 环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