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41222

宁夏育才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2356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宁夏,第四,版含,Word,试题,语文
  • cover
宁夏育才中学2018届高三月考4 语文试题 2017.1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妤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性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为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佛教文化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根本追求,也为其今天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相契合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儒佛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B.魏晋时期佛教通过依附玄学进入中国,玄学与佛教的融合形成了中国佛教文化。 C.儒、道、佛三家有一部分思想是相通的,这就为它们之间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D.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运用设问提岀论点,指出复兴中国梦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B.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指出儒、道两家虽致思路向不同,但可以相融互补。 C.第三段论证中华文化对佛教思想的融合”,明确“深挖中华文化价值”的重要性。 D.文章论述了儒、道、佛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指出当前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B.如果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就可能避免文化传承中的形式化倾向。 C.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圆融和谐的包容精神,佛教将难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D.我们只有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