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43752

苏教版五上 第26课《清平乐·村居》(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56183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26课,清平乐·村居,课件,教案,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五年级 第二十六课 清平乐 村居 教学设计 课题 26. 清平乐 村居 单元 7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学习目标 1. 会写本课3个生字。 2. 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3. 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育的熏陶。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难点 通过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同学们,幸福、和谐的乡村生活一直是诗人喜欢的题材,流淌在文人墨客笔下。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词———《清平乐 村居》(播放视频) 2.板书课题《清平乐 村居》。“词”兴起于唐,兴盛于宋,“词”又称长短句,一般分上阕和下阙,“词”有固定的名称,叫“词牌”,“渔歌子”“浣溪沙”“清平乐”等都是词牌。《清平乐》不是题目,而是词牌名,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做词牌。照这个词牌写出来的词,每首46个字,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有4个韵脚,下片有3个韵脚字。“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人家”。3.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诗人(图片、文字欣赏) 欣赏视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讲授新课 一 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羽—翁、助———锄、连———莲。(2)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 zuì mèi chú bāo 陶醉 明媚 锄头 剥开 lián wēng lóng yán莲蓬 老翁 鸡笼 茅檐教师领读 精读领悟1.了解写作背景这首词题为“村居”,是词人晚年遭受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2.请你画出这首词的朗读节奏。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3. 感受意境,体会情感。(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这句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 它们清新优美,富有田园特色。(2)你能描绘这句话中的美景吗?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溪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3)说一说“吴音、相媚好、翁媪”的含义?吴音:吴地的方言。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热。翁媪:指老年的夫妻。(4)“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带着醉意的吴地口音听来十分温柔美好,那满头白发的公公婆婆不知是谁家的双亲父老。说明这对老年人生活温馨、精神愉快,让人感到无限温情充溢胸中。(5)这对“白发翁媪”会谈论什么呢?女:“如今生活多美好,三个儿子懂事、孝敬我们,咱们这一生,过得也充实了啊。”男:“是啊,这三个孩子也争气,让我省心啊。”(6)诗人在农村还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喜”不仅仅是喜欢,还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小儿的顽皮和淘气,为这幅乡村图增添了更为祥和更为温馨的气氛,使它霎时有了生机,有了光彩。“卧”字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9)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词中第三、四句中人物的活动吗?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10)诗人为什么这样构思?诗人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和场面,寥寥几笔描画出一幅富有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11)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